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8年第15期
编号:13301845
高压氧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5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8年第15期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of Nanhai District of Foshan City,Foshan 528211,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8.15.004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之一[1]。长期剧烈的疼痛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睡眠、工作和生活能力,而且因为病变区域位于面部,患者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抑郁、焦虑等情感障碍发生风险提升[2-3]。高压氧(HBO)治疗方式应用范围的逐渐拓宽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4]。本次研究将对其进行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7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60例。纳入标准:患者年龄≤75岁;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中相关诊断标准相符[5];经病史采集与相关检查确诊;反复疼痛发作>1个月;以卡马西平为主要治疗药物,服用>2周,并且1周之内剂量未改变;签署高压氧治疗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抑郁症患者、相关神经系统病变、可能干扰疼痛评估的明显神经和精神障碍、1年内因三叉神经痛手术、有高压氧治疗禁忌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 http://www.100md.com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内蒙古元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5020797)口服治疗,延续原本药物使用方案,维持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HBO治疗。使用医用单人纯氧舱(杭州新颖公司),治疗压力2 ATA,加压20 min,稳压40 min,减压20 min,1次/d,连续治疗10 d,10 d为一疗程,高压氧治疗期间维持原卡马西平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治疗后10 d的治疗效果(短期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结束后的疼痛情况、临床总有效率。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价疼痛情况,其中VAS评分的分数为0~10分,分数越高,患者疼痛越严重。临床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加重,显效为治疗结束后三叉神经痛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VAS减少3分以上;有效为治疗结束后三叉神经痛症状减轻,VAS减少1分以上;无效为症状及疼痛无变;加重为指疼痛增强,需要每天增加卡马西平用量或者加服其他药量。总有效=显效+有效。(2)比较治疗前和结束后1、2、3、6个月的VAS评分(长期疗效)。(3)治疗结束及治疗后6个月,询问患者治疗总体感觉,使用患者整体变化感觉评估法(Patients’ Global Impression of Change,PGIC),包括“是否有好转?”和“明显好转?轻度好转?无变化?治疗后加重?”,患者从其中选择出一种与自己感觉体会最接近的作为答案,分别用数字代表,其中1=明显好转,2=轻度好转,3=无变化,4=病情加重。有效=明显好转+轻度好转。(4)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口服卡马西平的剂量。
, 百拇医药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2~75岁,平均(52.3±5.1)岁;病程1~20年,平均(10.2±1.5)年。研究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33~75岁,平均(53.1±4.9)岁;病程1.5~20年,平均(10.3±1.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短期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结束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百拇医药
    2.3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3、6个月,研究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两组治疗结束时治疗总体感觉比较 治疗结束时进行PGIC评估,研究组有效率为76.67%,高于对照组的4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944,P=0.008)。见表3。

    2.5 两组治疗后6个月治疗总体感觉比较 治疗后6个月进行PGIC评估,研究组有效率为80.00%,高于对照组的3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1.589,P=0.001)。见表4。

    2.6 两组治疗前后口服卡马西平药物剂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口服药物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6个月,研究组口服药物剂量均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 百拇医药
    3 讨论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现阶段临床上关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意见并不统一,包括癫痫发作学说、微血管压迫学说、神经变性学说、骨性压迫学说等[6-7]。目前臨床上对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尚无特效疗法,当前药物治疗中应用范围比较广泛的是卡马西平,该药物属于钠离子通道阻滞剂,通过抑制神经兴奋性冲动缓解疼痛,但是长期使用会产生强烈的不良反应,在患者中的接受度不高[8-9]。其他治疗方法包括神经阻滞术、微血管减压术、神经周围支撕脱术、三叉神经根部环切术、经皮药物注射法、经皮穿刺射频温控热凝治疗等手术方式仅是减轻疼痛的治标手段,术后仍有较高的复发率。基因治疗是近年来热门研究方向[10],但其疗效仍待进一步观察。虽然临床对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很多,但各有利弊,治疗风险、并发症、副作用、复发率都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于神经系统受到损伤或产生病变而引起的疼痛,其主要特征有痛觉过敏、自发性痛及异常痛,由于病因的多样性,其发病机制尚未彻底明晰,已成为临床医疗最具挑战的难题之一[11]。因此探究更加有效、安全的治疗方式,以缓解患者神经病理性疼痛成为目前临床上的重点研究课题。, http://www.100md.com(叶建辉 李雁萍 陈文华 欧永祯 陈生 陈耀雄 陈保坤 江凤娟)
上一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