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血管病 > 中风(脑卒中)
编号:13276696
依达拉奉结合丁苯酞软胶囊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研究(3)
http://www.100md.com 2018年9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8年第26期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血小板凝聚率、全血浆黏度、血栓形成系数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治疗后,两组上述血流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且试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3.867,P<0.05),见表3。

    3 讨论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近年来在我国老年群体中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其病理原因是患者脑组织的供血功能发生障碍,血流迟缓或中断,大脑长时间缺氧而导致脑组织一定面积的坏死[9-12]。病理研究表明,患者脑中通常有大量血栓堆积,造成动脉狭窄或堵塞,使正常血流量大幅度减少、减慢[13]。该病临床症状较为复杂,其脑部损害的位置、脑部缺血的血管大小、大脑损害程度以及有无其他脏器并发症等,都会明显影响患者的临床体征,对脑梗死的分期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4]。

    临床数据表明,肥胖以及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炎、风湿性心脏病等病史的患者更易发生脑梗死[15]。脑梗死患者体内的自由基水平较常人高出许多倍,过多的自由基会引起体内蛋白质、脂质和核酸的过氧化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6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