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8年第28期
编号:13336114
分析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0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8年第28期
     3 讨论

    手足口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属于严重传染疾病类型,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手足口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常由于以下因素所导致:(1)幼儿常将手或玩具放入嘴里进行啃咬,病毒则通过口腔进入消化道,引发感染;(2)手足口病患者分泌物侵入正常人身体,也会导致疾病的传染;(3)幼儿园等公共场所幼儿人数较多,且玩具、毛巾等混用现象严重,若玩具、毛巾等被病毒污染后,在幼儿间交换使用,也会导致病毒的传染;(4)幼儿食用被苍蝇等所污染过的食物,或者饮水被污染,又或者与患病动物直接接触,则动物身上的病毒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导致疾病的发生[6-7]。总体来说,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接触、饮食、飞沫等进行传播,因此作为家长以及教师,应格外注意做好密集地方以及生活场所的消毒工作。手足口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传染性极强,但临床上极容易与咽峡炎所混淆,咽峡炎和手足口都会引起高烧,而且都具有传染性,孩子都会出现疱疹,误诊会导致患者错失治疗时机,从而引起危险因素的发生,因此,临床上应仔细区分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8-10]。首先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疱疹的位置不同,咽峡炎疱疹一般出现在孩子咽喉处,而不会出现在手足臀等部位,但手足口病疱疹一般出现在手心、手背、臀部等部位;其次两者传染的控制程度差距较大,咽峡炎的传染度较低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1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