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8年第29期
编号:13335904
多模影像指导下急性脑干梗死的介入血管内机械取栓临床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0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8年第29期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血管再通率均高于对照组,血管急性再闭塞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ADL评分、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ADL评分、Fugl-Meyer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在人体大脑结构中,脑干是重要的生命中枢,对人体的心跳、呼吸等生理功能起到调控的作用,同时影响着患者的感觉、肢体运动等功能。急性脑干梗死的发生,是脑干部位血管管腔狭窄、缺血所致,与高血压病、血管畸形、动脉炎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或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关[9-10]。急性脑干梗死患者病发后,往往会出现高热、意识障以及偏瘫等症状[11]。长时间、持续性的处于血液循环障碍的状态,会导致病情的快速、持续进展疾病的危险程度也随之提升,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予以控制[12]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8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