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心力衰竭
编号:13268681
心衰的中医古籍文献整理研究(3)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1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8年第31期
     5.3 对心衰心悸的治疗 《圣济总录·心脏门》曰:“心衰则健忘,不足……惊悸,恍惚,少颜色,舌本强。”《伤寒名理论》曰:“其心气虚者,由阳气内弱,心下空虚,正气内动而为悸也。”以上形象地描述了心衰时心悸的症状。《丹溪手镜·悸》曰:“凡治悸者,必先治饮,以水停心下,散而无所不至,浸于肺则喘咳;浸于胃则哕噎;溢于皮肤则肿;渍于肠间则利下,可以茯苓甘草汤治之。”指出了心衰导致的心悸应以祛邪利水,治疗原发病为主。明代刘纯《伤寒治例》云:“气虚停饮,阳气内弱,心下空虚,正气内动而悸也。”说明心阳虚是心悸的重要病因,《伤寒论》有:“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伤寒贯珠集》曰:“桂枝、甘草,以复心阳之气;牡蛎、龙骨,以安烦乱之神。”明确提出温心阳、安心悸的治法。

    以上从中医古籍文献对心衰的病名、病因病机、症状及治法等方面进行整理研究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33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