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传染科 > 病毒性肝炎 > 乙肝
编号:13266217
乙肝患者胃黏膜病变与幽门螺杆菌和乙肝病毒的相关性(3)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1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8年第33期
     3 讨论

    国内外相关报道显示,乙肝患者的肝脏内存在大量的HBV,在肝外部分组织中局部存在,从而诱发肝外损伤现象[6-7]。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后可知,乙肝患者出现胃黏膜病变早期极有可能与HBV存在密切相关性,并主要表现在下述两个方面:

    (1)病毒对人体组织细胞的杀灭作用会对胃黏膜产生负面影响,影响胃黏膜细胞正常增殖[8-9];(2)高密度的HBV抗原抗体复合物不仅会直接损害胃黏膜,同时也会加速胃部、肝脏受损处病变[10]。另据相关报道显示,超过80%的胃溃疡患者与超过90%的十二指肠溃疡病例均由Hp感染引发所致,初步分析这是因为Hp内含有粘附素和尿素酶,动力性较强,在人体中极易诱导体液和特异性细胞发生免疫反应,损害胃黏膜[11]。与上述分析一致,本研究结果显示,A、B、C组Hp感染率分别为85.71%、91.67%、90.90%,胃黏膜病变发生率分别为93.33%、85.71%和84.62%,提示不同疾病类型的乙肝患者胃黏膜病中的Hp感染率、胃黏膜病变发生率均较高。

    病理学研究结果显示,Hp感染诱发的胃黏膜病变和慢性胃炎发生的病理机制相近,由于人体摄入的食品中含有尿素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4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