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9年第2期
编号:13393863
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整合医学临床干预研究(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9年第2期
     2.5 患者不同干预时间的中医体质辨识结果比较 Ridit分析显示,不同干预时间的中医体质辨识结果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93,P<0.05),且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平和质的患者构成比不断上升。见表5。

    2.6 不同干预时间的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不同干预时间的副反应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9.345,P<0.05),且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发生副反应的例数逐渐降低。见表6。

    3 讨论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进入恢复期,此期患者有了一定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对于自身状况和周围环境有了更加充分的认知,患者多了对出院后未来的担忧,担心自己的前途、担心家人的嘲笑和抛弃,很容易产生焦虑不安、自闭内向的心理,严重的还可能会自残甚至自杀。停留在单纯药物巩固治疗的水平上,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全面康复是有限的,应兼顾患者的社会功能的康复。

    近年来,针对各种干预手段的支持性试验进展缓慢,显得差强人意。有学者指出,在依靠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也要考虑到我国与西方国家的文化差异、历史文化背景差异、经济水平的差异及家庭构成方面的差异等[10]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9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