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9年第3期
编号:13393265
颈椎病前路手术后咽痛中医证候分布回顾性分析(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9年第3期
     本次研究清楚得出手术时间和颈椎术后咽痛明确相关,这可能和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气管插管以及颈椎前路手术中长时间对气管食管等椎前软组织的持续牵拉双重刺激相关。同时,笔者发现术后咽痛患者中阴虚火旺型普遍多见,这可能和术中气管插管对气道黏膜刺激以及术中对气管食管牵拉形成的机械刺激造成气道黏膜纤毛损伤相关,因此有麻醉医生尝试改用喉罩的方式应用于颈椎前路手术患者,主要就是避免气道刺激[19-20]。本科专家认为喉应天气乃肺之系也,其变动为燥,燥则塞而闭,津液不充,津不上承于咽喉,咽燥而干,而少阴之脉循喉咙系舌本,伤及少阴则肾虚津耗,喉脉失却濡养,津不上承则见咽痛干涩、声音嘶哑、吞咽困难,故经治之法,重在肺肾,总要养阴清肺,兼辛凉而散为主。这个特点和清代郑梅涧的喉科经典著作《重楼玉玥》所开创的“养阴清润”治法一致,该法用于临床的养阴利咽汤经临床观察确有实效[21]。

    一部分患者表现为气滞血瘀证,是由手术牵拉气管插管等刺激造成局部气机不利,同时颈椎局部创伤造成损伤血络,血溢脉外,离经之血形成瘀血阻于咽喉,以及术后机体高凝状态下的血液流变学异常相关,故见咽痛明显,痛重于干,吞咽时加重等气滞血瘀的表现,临床常以活血散瘀之法治疗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6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