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9年第9期
编号:13386979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丁螺环酮治疗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负性心理及认知功能影响(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3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9年第9期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B组SAS、SDS评分均低于观察A组、对照组(P<0.05)。负性心理人群会以愤怒、忧虑、郁闷、恐惧为临床特征表现,相比较正常人群,精神分裂症人群在负性情绪刺激中搜索中性刺激反应时更长,证实精神分裂症患者对负性情绪干扰刺激,可注意解除困难,存在负性注意偏向。现阶段临床多数研究取得一定共识,认为精神分裂症人群存在负性认知偏向,并且上述患者对负性事件过度注意及保持,并难以解除。刘晨亮等[18]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对负性具有显著偏向,且负性注意偏向为抑郁症患者认知特质之一。上述研究与本研究一致,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负性情绪干扰刺激,注意解除困难,存在负性注意偏向,通过抗抑郁药物干预,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注意偏向。分析原因与rTMS治疗改善脑部功能区相关,能调节神经递质,促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等因素相关。rTMS促进刺激部位白质修复生长,提高脑白质病变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水平,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为脑组织损伤、认知功能损害重要标志物。因此,通过rTMS治疗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认知偏向,与上述机制相关,进一步证实,通过rTMS治疗能在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基础上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7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