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9年第19期
编号:13419441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作用(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7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9年第19期
     2.4 两组干预前后MEP情况比较 两组干预后MEP潜伏期短于干预前,波幅高于干预前,且联合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药物组(P<0.05)。见表3。

    3 讨论

    脑梗死已经成为老年人致死的首要疾病之一,即使抢救及时也会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现代医学认为脑梗死后单侧肢体障碍的原因可能是两侧大脑半球失衡、健侧半球抑制患侧半球导致,因此其后续治疗常以恢复患侧半球神经功能、提高其兴奋性为原则[6-7]。本研究则以该理论为基础,研究rTMS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作用和对NIHSS、BBS、FMA和BI等神经和肢体运动功能指标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NIHSS评分低于干预前,联合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常规药物组(P<0.05),说明rTMS辅助常规药物和康复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且比常规药物和康复治疗优势更明显,分析原因是rTMS作为一种新型神经电生理技术,能够通过脉冲磁场在脑实质内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刺激相应的脑神经元,使受损神经细胞恢复其活性和功能[8]。此外,经颅磁刺激还可以引起局部脑血流量及血流速度的增加,改善脑梗死后缺血半暗带,减轻因缺血和再灌注引起的进一步神经损害,并促进神经细胞形成新的树突和轴突,有效改善NIHSS评分[9-10]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7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