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9年第28期
编号:13445975
全脊柱矫正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0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9年第28期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疗法,操作时要求患者端坐在凳子上,医者立其身后,术者先按揉风池、肩井、肩中俞、肩外俞、肩髃、曲池、合谷、内关、外关、神门等穴。然后使医生位于患者背后,在肩颈、背及上肢部位使用滚法放松5~10 min,再拿揉颈项部并配合推桥弓、肩臂部等。再配合牵引、拔伸颈项部,并配合头部做前屈、后伸及左右旋转运动。左手拇指置于受影响的椎旁,随颈项部活动在局部阿是穴上进行按揉,对两侧肩井使用提拿法,最后在患者肩至前臂进行几次搓法作为结束手法。观察组采用全骶棘肌放松后行全脊柱矫正疗法,患者俯卧治疗床上,医者站在患者左侧边,医生对项部肌群使用拇指和多指揉捏、按拿等手法放松,上下移动10~20次,到达肩部后使用双手对该部位肌肉进行同步提拿,时间为1~2 min。对背、腰骶及臀部肌肉运用双手掌及前臂推揉、揉按,并上下移动10~20次,左右两侧手法及频率相同。依据X光片的提示画图,结合临床症状及触诊,将脊柱侧弯及偏歪的棘突逐一矫正归位,重点矫正寰枢关节失稳、骨盆倾斜、颈部及胸部结合处失稳。两组治疗1次/d,6 d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 d。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眩晕量表总分、全脊柱X片、TCD指标。眩晕量表分数:参照《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10]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3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