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9年第31期
编号:13441242
分析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早期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1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9年第31期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9.31.019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出现组织缺血、缺氧,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出现偏瘫、失语等一系列神经功能缺损症状[1]。急性脑梗死发病急骤、致残率和死亡率高,是危害中老年人群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剧,急性脑梗死发病率越来越高,甚至近年来,该病在中青年群体中也常有发生,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2]。急性脑梗死治疗有“时间窗”,研究表明,在脑缺血发病6 h内,会有半暗带出现在不可逆缺血中心区,其中残留有动脉血流,如及时治疗可以恢复脑组织供血状态 [3]。而静脉溶栓是目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重要方法,通过溶解血栓挽救缺血半暗带,使脑血管闭塞再通,恢复脑组织功能。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是一种静脉溶栓药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显著疗效[4]。本研究以研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激活剂早期静脉溶栓在急性脑梗死治疗的临床效果为目的,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2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