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9年第31期
编号:13441404
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疗效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1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9年第31期
     1.2 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予以综合治疗,包括控制血糖、抗感染、降压药、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及对症支持治疗等。在此基础上参照组予以康复治疗,具体方式为:根据患者肢体功能制定治疗方案,采取一对一运动功能训练,训练时间0.5 h/次,1次/d,5次/周,共两个月。研究组取穴均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针灸专科诊疗方案中有关中风恢复期的针灸取穴[4]。主穴包括极泉、曲池、悬钟、丘墟、合谷、后溪、髀关、伏兔、外关、阳陵泉、足三里以及手三里。辨证加减方式为:(1)针对气血亏虚者加百会、气海与血海,针用补法;(2)针对风痰阻络者,加丰隆、风池与阴陵泉穴,采用平补平泻法,中等刺激量;(3)针对肝肾阴虚者,则加肾俞、肝俞、太溪及太冲,太冲采用平补平泻法,余穴则予以补法;(4)针对精亏血少及脑髓失养者,加太溪、神庭与三阴交,针用补法。温针灸具体治疗方式为:取合适体位,常规消毒皮肤,选择直径0.35 mm,规格为50 mm针灸针,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辅之太阳与少阳经穴。对于上肢偏瘫者,可选取曲池、合谷、外关以及手三里穴,辅以后溪、肩髃及阳池;对于下肢偏瘫者可选取其昆仑、环跳、伏兔、解溪、阳陵泉与足三里,辅之悬钟、风市与阴市[5]。针刺得气后以平补平泻法捻转,1~3 min,取1~2 cm艾绒团置于针柄尾部点燃,于患处皮肤铺垫阻燃物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9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