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206
编号:13503964
基于微生物-肠-脑轴理论探讨益智宁神温胆汤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机制(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2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206
     3 中药通过调控肠道菌群治疗神经精神类疾病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肠道菌群在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儿童多动症、精神分裂症等各种神经精神疾病中的病理机制逐渐被揭示,肠道菌群对肠-脑轴的调节可能成为神经精神疾病研究的新靶点[24]。有理论认为,中医学的“心”可以包涵现代医学中“脑”的一些功能,“小肠”则可以包涵肠道的部分功能,因此“心与小肠相表里”即可为“脑与肠”的关系,“心与小肠相表里”理论,可推理为中枢神经系统与肠道菌群的关系[25]。以此类推,中药可能通过调整肠道菌群构成而调节肠道微生态环境,从而达到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状态,进而治疗疾病之目的。研究发现,大黄可能通过影响肠道菌群的调节,对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抑郁症、焦虑症、脑卒中等中枢神经及精神类疾病起到改善作用[26]。王春南等[27]研究表明,四君子汤可有效调节脑瘫患儿中辨证属肝强脾弱型的肠道微生态,使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及肠杆菌增多,并使肠球菌减少,且可提高机体免疫,可通过肠-脑轴影响脑的功能,有助于脑瘫患儿的康复。李自辉[28]等基于16S rRNA技术研究柴胡龙骨牡蛎汤对精神分裂症模型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发现,柴胡龙骨牡蛎汤可改善精神分裂模型大鼠OTUs数量及alpha与beta多样性的失调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8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