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2010
编号:13487856
右佐匹克隆与阿普唑仑对睡眠障碍患者睡眠监测参数的影响(3)
http://www.100md.com 2020年4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2010
     临床针对失眠患者多采用催眠镇静类药物展开治疗,短期临床疗效十分显著,但是远期效果一般,容易使患者出现依赖性、记忆损失、眩晕及幻觉等相关不良反应,服用过量会抑制呼吸。阿普唑仑属于苯二氮类药物,口服后能够快速吸收,1~2 h后药物浓度可达到最高值,且在2~3 d血药值稳定,可在体内能够及时清除,但是仍然具有一定程度的成瘾性。临床目前将该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焦虑症与抑郁,可及时改善急性酒精戒断病症,催眠、抗焦虑及肌肉松弛效果十分显著,但是该药物久用后需要停止服用,存在戒断的情况[12-13]。右佐匹克隆属于非苯二氮类药物,可对人体的枢神经系统发挥一定的抑制作用,是一种新型的治疗失眠的药物,该药物起效速度相对较快,可对患者的睡眠潜伏期进行建设,进而缩短入睡时间,减少睡眠觉醒次数,且见效时间短,治疗效果显著[14-15]。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口服此药物24周后患者不会产生耐受情况,采用右佐匹克隆治疗失眠患者服药后第2天操作仪器需要对患者的行为协调进行高度警觉[16-18]。另外,右佐匹克隆的母体药物是佐匹克隆,主要有R、S构体,R异构体对减小患者的干扰,达到药物最高值时可快速减短时间。同时右佐匹克隆可减少患者的睡眠潜伏期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6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