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2011
编号:13485788
血管内介入与药物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比较(3)
http://www.100md.com 2020年4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2011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上神经内科的常见疾病,致残率极高,治疗和康复的时间较长,极易产生各类并发症甚至造成残疾,治疗和康复需要高额的经济支出,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导致患者及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下降,而且大部分患者合并心理和认知障碍,也是导致社会不稳定的关键因素[7-8]。

    目前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主要以静脉溶栓治疗和血管内介入治疗为主,静脉药物溶栓主要原理是通过静脉滴注溶栓药物以复通闭塞的血管,以致血流在血管内复流,溶栓的效果确切[9],但是静脉药物溶栓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导致其不能在临床上有效推广,降低治疗效果,其弊端主要有时间窗往往不能超过4.5 h、对于大血管闭塞的脑卒中患者血管的再通率较低[10-11]。

    血管内介入治疗包括动脉溶栓与支架机械取栓术两种方法,与静脉药物溶栓相比,优势显著:(1)前循环延长至8 h,后循环延长至24 h,时间窗显著延长[12];(2)血管内溶栓可以使溶栓药物的作用增强,减少溶栓药物的使用量[13];(3)闭塞的血管复通率显著提高,并且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1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5.45%,说明与静脉药物溶栓相比,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血流变学指标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和红细胞比容指标水平均显著改善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5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