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2014
编号:13478540
综合康复治疗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评价(3)
http://www.100md.com 2020年5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2014
     2.2 两组阴性、阳性症状评分比较 入组时,两组阴性、阳性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6、12个月,观察组阴性、阳性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社会功能评分比较 入组时,两组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6、12个月,观察组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入组时,两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及心理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6、12个月,观察组上述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5 两组ITAQ问卷结果比较 观察组疾病知识掌握度及自知力水平较高例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精神分裂是临床上常见疾病,导致此疾病因素较多,常见因素如下:遗传因素,遗传导致的精神分裂占60%~80%[9-10];环境因素,患者对周围环境不适应[11],长期不适应导致其精神紧绷,发生应激反应,最终形成精神分裂;社会因素,正常人每天接触各类人或事,若发生重大变故,患者受刺激易导致精神分裂[12-13]。目前心理治疗是临床上常用治疗方式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2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