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2019
编号:13830855
脑血管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后脑血管储备能力及灌注的变化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7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2019
     当患者发生脑血管狭窄时,颅内血流动力学情况会发生改变,因此部分患者会出现血管临床症状表现,而相对储备功能降低较少的患者而言,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不明显,患者未呈现临床症状,但是不代表该类患者无脑血管储备损伤[13]。曾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有症状与无症状患者狭窄侧脑血管储备功能对比,结果显示,有症状患者脑储备功能低于无症状患者,但是无症状患者明显低于无狭窄侧[14]。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无症状患者相对建立较为完全的侧支循环,因此患者发生血管狭窄后并未出现明显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侧支循环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脑结构储备中会出现的侧支循环开放可分为3个层次,①Millis环的交通动脉开放,主要是其代偿作用,为初级侧支代偿;②软脑膜动脉和颈内外动脉的侧支通路代偿途径开放,属于二级侧支代偿途径,发生在初级代偿无法满足血流灌注时;③病灶以及周围新生血管为三级侧支循环代偿,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实,在发生脑组织缺血、缺氧后,会建立新的侧支循环系统。(2)在发生脑灌注不足时,脑血流储备中会出现血管扩张情况,从而增加脑血流量。(3)脑功能储备是机体脑功能自我调节的功能,在发生脑组织灌足不足时,机体会通过对动脉压进行调整的方式可维持脑血流灌注,从而保证脑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4)在发生脑灌注不足时,机体对降低脑代谢功能,进而提高脑组织对灌注不足的耐受力。

    曾有学者在研究中纳入有症状和无症状脑血管狭窄患者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4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