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2024
编号:13815522
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抗原修复技术的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8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2024
     华裔实验人员也通过收集上百份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标本论证该修复方法[5]。实验人员对这些标本进行ER、PR、E-Cadherin、C-erbB-2四项免疫组织化学标记,使用显微镜观察判断这些标本的阳性率和阳性程度,证实了高温高压抗原修复法在标本的显色强度和背景清晰度方面均高于传统的微波修复法。

    也有学者分析了修复液、时间、pH值都相同的条件下,微波抗原修复法修复效果低的原因可能是:微波炉修复温度不好控制,稳定性差,切片就会出现一些非特异性染色。高压修复则能很好地控制温度,在120 ℃左右,能彻底消灭标本内的生物酶活性,有效阻断非特异性着色[6]。

    郑秋桦等[7]也采用了控制变量法,使用改良Tris-EDTA(pH值9.0)修复液,通过微波、水煮和高压几种不同修复方法对P53、P63、Ki67、CK5/6、CK7几个不同抗体进行免疫效果实验,发现高压修复方法的效果最好。何丹等[8]在食管癌标本用高压抗原修复法和微波抗原修复法两种方案进行CD4、CD8、IL17、Ki67等免疫组化染色实验,最终实验结果:CD4抗体表达实验高压修复效果优于微波修复效果(P<0.05),其他三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1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