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2026
编号:13808599
母乳喂养婴儿骨密度水平及影响因素(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9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2026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3月于本院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服务中心就诊的127例婴儿为研究对象,其中3月龄婴儿97例,6月龄婴儿30例。纳入标准:纯母乳喂养婴儿。排除标准:婴儿产时或产后有骨折外伤史;婴儿有代谢性疾病。婴儿家属知情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方法 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收集以下三方面的资料:婴儿体格检查资料,婴儿及母亲基本资料,辅助检查资料。由专业人员给婴儿测量并记录身长、体重、头围,完善体格检查。婴儿及母亲基本资料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月龄、性别、分娩方式、出生体重等)和生活行为因素(户外活动情况、维生素D和钙补充剂情况、母亲孕期及孕后膳食情况等)。采用Omnisene 7000P骨密度测量仪分别对婴儿右侧胫骨中段、母亲右侧桡骨远端进行骨密度值测定,结果包括超声速度(speed of sound, SOS)、骨密度Z值。骨密度Z值是指受检儿童骨密度值与标准中国儿童数据库中同年龄同性别骨密度平均值的比较值。Z值<-1为骨密度不足。调查及各项检查由研究对象监护人和专业人员协助完成。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婴儿月龄、性别、分娩方式、出生情况、身长、主要抚养人、户外活动时间、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情况等对骨密度的影响;观察比较母亲骨密度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9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