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技巧
【摘要】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术是临床护士必须掌握的常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在儿科抢救中,静脉穿刺应保证一次性成功率,为患儿争得宝贵的急救治疗时间。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总结了五方面的体会,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大大降低了患儿的痛苦,减少了护患纠纷,提高了患儿家属满意度。
【关键词】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治疗方法,是儿科经常应用的基础治疗方法,此项技术对患儿的抢救和治疗有很大的影响。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是儿科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可以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笔者根据儿科的临床经验,对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操作方法进行了阐述,现总结如下。
1良好的准备
11患儿的主动配合对2岁以上患儿进行穿刺前,护士应用亲切的语言,耐心的与小儿交谈,如你叫什么名字、你很漂亮、打针不哭、很勇敢等。通过交谈,给予患儿鼓励和安慰,以消除患儿紧张恐惧心理,取得患儿的信赖和主动配合,使小儿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乐意接受静脉穿刺。
, 百拇医药
12儿科服务对象大多为小儿,儿科护士护患交流的对象不仅是患儿,还有患儿家长。向家属说明小儿静脉穿刺的目的及配合要点,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信任感。穿刺过程中,如遇到患儿家属说话生硬时,要克制自己,冷静对待,善于谅解患儿家属的紧张心理,排除一切外界因素,以乐观情绪对待患儿,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小儿静脉穿刺,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2静脉的选择
应避免骨突处、关节部位、静脉活瓣处穿刺,还要根据患儿的病情进行合理的选择,先头皮后四肢,先额后枕,先大后小。小儿头皮静脉极为丰富,呈网状分布,所以顺行和逆行进针均不影响静脉回流,不可从血管中间开始,以防穿刺失败,造成淤血,以致整段血管模糊不清,无法再进行穿刺。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应首选额前正中静脉,此静脉是头皮静脉中较大的一支,粗而直,不易滑动,其次是颞浅静脉,耳后静脉等,便于固定,又不影响患儿活动,便于保暖,因而多常用。还要根据年龄和个体情况选择不同部位的血管[1]。
, 百拇医药
3穿刺的方法和技巧
31左手绷紧皮肤,特别是对于皮下脂肪比较厚的患儿,否则血管易滑动,造成穿刺困难。
32根据患儿的血管位置,操作者应进行护理评估,决定进针的角度和头皮针大小,一般以5号针为主,头皮血管较粗的应选55号针头,可减少针头滑出,如果血管较细,可选用45号针头。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及耳后静脉主干,这些血管较粗、管壁厚、弹性好、活动度大,进针时应增大进针角度,以45°角正面或旁侧进针,挑起皮肤,以25°角进血管,见回血后平行进入,这样成功率高且疼痛小。对血管细、短小、较难固定的血管,宜以15°~20°角进针,挑起皮肤,以5°~10°角进血管。对于血管细小不充盈而无回血者,穿刺时有穿破感,注射器回抽无血液时,可试推少量液体,如畅通无阻、皮肤无隆起、无变色、滴入顺利,证实穿刺成功[2]。
33穿刺时切忌过快,否则易穿破血管,造成穿刺失败。
, 百拇医药
34静脉穿刺进针时,各组织进针力度和速度不同,进入皮下组织时用力要大,速度要快,穿刺血管壁进入血管腔时,用力轻、稳、慢[3]。
4固定技巧
41助手妥善固定患儿的手、脚、头部等部位,防止小儿剧烈运动。
42穿刺操作成功之后,要先对针柄进行固定,可在其下部垫上棉花,让其和患者的血管处于同一水平线上,防止针柄出现移动。
43要对患儿的家属进行宣教工作,告知其如何抱孩子,防止出现跑针情况而影响输液。
44输液局部固定之后,再应用胶带进行再次固定,避免其随患儿的血管出现滑动。
5拔针技巧
拔针时固定患儿,固定的胶布顺着针尖方向慢慢取下,动作轻柔,拔针时以左手固定针柄,拇指沿着血管方向直行压住棉球,右手迅速拔出针头,按压一般不少于3 min,不可边压边揉[4]。操作者以拇指对穿刺处进行按压,其他四指可对患儿进行固定,避免因患儿不合作而发生滑脱,防止出现皮下淤血,影响再次穿刺。
, 百拇医药
6小结
静脉穿刺是护士非常重要的基本功,在实际工作中,护士不但要有过硬的技术,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根据不同患儿的情况选择不同的部位,采取合理有效的穿刺和固定方法,才能提高穿刺成功率。作为一名护士,要善于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自己,从而赢得广大患儿家长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和信赖。穿刺技巧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减少了因穿刺不成功而造成的纠纷,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和谐。
参考文献
[1]陈红.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技巧探讨.中国现代临床医学,2006,(1):94-94
[2]陈翠华.静脉穿刺角度的探讨.中华护理杂志,1997,31(6):365
[3]陈金美.浅谈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与策略.中国医学创新,2010,7(7):116-117
[4]周春霞.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操作体会.中国医学创新,2010,7(24):76
【收稿日期】2011-08-01, http://www.100md.com(李敏)
【关键词】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治疗方法,是儿科经常应用的基础治疗方法,此项技术对患儿的抢救和治疗有很大的影响。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是儿科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可以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笔者根据儿科的临床经验,对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操作方法进行了阐述,现总结如下。
1良好的准备
11患儿的主动配合对2岁以上患儿进行穿刺前,护士应用亲切的语言,耐心的与小儿交谈,如你叫什么名字、你很漂亮、打针不哭、很勇敢等。通过交谈,给予患儿鼓励和安慰,以消除患儿紧张恐惧心理,取得患儿的信赖和主动配合,使小儿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乐意接受静脉穿刺。
, 百拇医药
12儿科服务对象大多为小儿,儿科护士护患交流的对象不仅是患儿,还有患儿家长。向家属说明小儿静脉穿刺的目的及配合要点,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信任感。穿刺过程中,如遇到患儿家属说话生硬时,要克制自己,冷静对待,善于谅解患儿家属的紧张心理,排除一切外界因素,以乐观情绪对待患儿,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小儿静脉穿刺,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2静脉的选择
应避免骨突处、关节部位、静脉活瓣处穿刺,还要根据患儿的病情进行合理的选择,先头皮后四肢,先额后枕,先大后小。小儿头皮静脉极为丰富,呈网状分布,所以顺行和逆行进针均不影响静脉回流,不可从血管中间开始,以防穿刺失败,造成淤血,以致整段血管模糊不清,无法再进行穿刺。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应首选额前正中静脉,此静脉是头皮静脉中较大的一支,粗而直,不易滑动,其次是颞浅静脉,耳后静脉等,便于固定,又不影响患儿活动,便于保暖,因而多常用。还要根据年龄和个体情况选择不同部位的血管[1]。
, 百拇医药
3穿刺的方法和技巧
31左手绷紧皮肤,特别是对于皮下脂肪比较厚的患儿,否则血管易滑动,造成穿刺困难。
32根据患儿的血管位置,操作者应进行护理评估,决定进针的角度和头皮针大小,一般以5号针为主,头皮血管较粗的应选55号针头,可减少针头滑出,如果血管较细,可选用45号针头。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及耳后静脉主干,这些血管较粗、管壁厚、弹性好、活动度大,进针时应增大进针角度,以45°角正面或旁侧进针,挑起皮肤,以25°角进血管,见回血后平行进入,这样成功率高且疼痛小。对血管细、短小、较难固定的血管,宜以15°~20°角进针,挑起皮肤,以5°~10°角进血管。对于血管细小不充盈而无回血者,穿刺时有穿破感,注射器回抽无血液时,可试推少量液体,如畅通无阻、皮肤无隆起、无变色、滴入顺利,证实穿刺成功[2]。
33穿刺时切忌过快,否则易穿破血管,造成穿刺失败。
, 百拇医药
34静脉穿刺进针时,各组织进针力度和速度不同,进入皮下组织时用力要大,速度要快,穿刺血管壁进入血管腔时,用力轻、稳、慢[3]。
4固定技巧
41助手妥善固定患儿的手、脚、头部等部位,防止小儿剧烈运动。
42穿刺操作成功之后,要先对针柄进行固定,可在其下部垫上棉花,让其和患者的血管处于同一水平线上,防止针柄出现移动。
43要对患儿的家属进行宣教工作,告知其如何抱孩子,防止出现跑针情况而影响输液。
44输液局部固定之后,再应用胶带进行再次固定,避免其随患儿的血管出现滑动。
5拔针技巧
拔针时固定患儿,固定的胶布顺着针尖方向慢慢取下,动作轻柔,拔针时以左手固定针柄,拇指沿着血管方向直行压住棉球,右手迅速拔出针头,按压一般不少于3 min,不可边压边揉[4]。操作者以拇指对穿刺处进行按压,其他四指可对患儿进行固定,避免因患儿不合作而发生滑脱,防止出现皮下淤血,影响再次穿刺。
, 百拇医药
6小结
静脉穿刺是护士非常重要的基本功,在实际工作中,护士不但要有过硬的技术,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根据不同患儿的情况选择不同的部位,采取合理有效的穿刺和固定方法,才能提高穿刺成功率。作为一名护士,要善于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自己,从而赢得广大患儿家长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和信赖。穿刺技巧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减少了因穿刺不成功而造成的纠纷,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和谐。
参考文献
[1]陈红.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技巧探讨.中国现代临床医学,2006,(1):94-94
[2]陈翠华.静脉穿刺角度的探讨.中华护理杂志,1997,31(6):365
[3]陈金美.浅谈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与策略.中国医学创新,2010,7(7):116-117
[4]周春霞.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操作体会.中国医学创新,2010,7(24):76
【收稿日期】2011-08-01, http://www.100md.com(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