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类抗生素致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与预防护理
【摘要】 目的:探讨头孢类抗生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的早期症状与体征,预防严重过敏性休克的发生。方法:回顾与分析3例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与护理过程。结果:因头孢类抗生素致过敏性休克的患者因抢救及时,未造成不良后果。结论:护士在患者用药前及用药过程中应询问过敏史,加强巡视,发现过敏性休克及时抢救。
【关键词】 头孢类抗生素; 过敏性休克; 急救措施; 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 R541.6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23-0140-01
头孢类抗生素以其杀菌力强、安全、低毒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已成为抗感染治疗的首选药,只有少数过敏体质者可在用药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1]。笔者曾在临床中见到3名患者用药后出现不同程度变态反应及过敏性休克,均经积极抢救治疗后痊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 百拇医药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2月-2012年3月笔者所在科共出现过敏性休克3例,其中头孢曲松钠致过敏性休克2例,头孢西丁钠致过敏性休克1例;男1例,女2例;年龄分别为17、23、32岁。3位患者均因上呼吸道感染在静脉输入头孢类抗生素5~15 min内发病。早期,3位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晕、胸闷、皮肤瘙痒、荨麻疹,继而在短时间内陷入休克状态,表现为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烦躁不安、脉搏细速,血压降至70/40 mm Hg以下。
1.2 方法
1.2.1 立即停药,就地抢救 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后立即停止所输液体,更换输液器,给予0.9%氯化钠溶液输入。立即予患者休克卧位,头部抬高10°~20°,下肢抬高30°,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造成窒息,予吸氧、心电监护、保暖。
1.2.2 给予抗过敏药物 立即给予0.1%肾上腺素0.5~1 ml皮下注射,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30 min在皮下注射0.5 ml。此药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有收缩血管、兴奋心肌、增加心输出量的作用[1]。同时给予地塞米松5~10 mg或氢化可的松200 mg加入5%葡萄糖500 ml静脉滴注。给予抗组胺类药物,如异丙嗪25 mg肌肉注射。
, 百拇医药
1.2.3 抗休克治疗 同时开放两条静脉通路,及时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给予0.9%氯化钠溶液、5%葡萄糖、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静点。对于血压不升者,应使用升压药,如多巴胺等;对呼吸困难者给予呼吸兴奋剂,如可拉明肌肉注射;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1.2.4 观察病情,对症处理 3位患者经抢救后,呼吸困难缓解,血压回升,皮肤回暖,但仍有皮疹,生命体征逐渐平稳,转入留观室继续观察,持续心电监护、保暖,继续输液对症治疗,24 h后患者皮疹消退,不适症状消失,痊愈出院。
2 预防护理
过敏性休克是头孢类抗生素最严重的不良反应,用药不当或抢救不及时会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在日常护理中,护士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2.1 询问过敏史
护士在用药前必须常规询问患者过敏史,有头孢类药物过敏史者严禁使用。
, 百拇医药
2.2 药液现用现配
所有药液使用前必须现用现配,避免时间过长,药物效价降低,产生降解产物从而引发过敏反应。
2.3 选择合理给药途径
口服是最安全、最方便的给药方法,静脉给药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但不良反应也较口服严重。因此,临床用药需选择合理的给药途径,能口服尽量避免静脉给药。
2.4 初次用药,合理滴速
过敏性休克常在输液之初发生,且来势凶险,所以护士应严密观察初次用药患者反应,并合理调节输液速度。输液应缓慢,待10 min后患者无不良反再改成正常速度。
2.5 加强巡视,严密观察
护士在患者输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主动发现问题,做到有问题早发现早解决。
, http://www.100md.com
2.6 一旦过敏,分秒必争
当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后,护士应沉着、冷静,有条不紊地配合医生进行抢救。这就要求护士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流程。
2.7 监测生命体征,合理记录
抢救过程中,护士应严密监测患者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变化,此外还包括尿量、尿比重、酸碱度等重要脏器功能及代谢变化,及时记录。
2.8 完善心理护理
当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时,护士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给予适当安慰,减轻患者恐惧感,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烦躁不安的患者,应尽量使其情绪稳定,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2.9 健康教育
, 百拇医药
病情稳定后,护士应耐心告知患者及家属对此药物过敏,今后应严禁使用,并做好门诊病历记录,避免危险再次发生。
3 讨论
头孢曲松钠和头孢西丁钠是半合成的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谱广,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过敏性休克是头孢类抗生素最严重的不良反应,其发生多与药品不纯或低分子杂质和降解产物与机体蛋白质结合形成变应原,使机体发生Ⅰ型变态反应有关,一旦发生,不可避免。这就要求急诊护士对过敏性休克可能发生的凶险表现提高警惕,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抓住抢救时机,积极配合抢救,大多数患者可转危为安。
参考文献
[1]陈维英.基础护理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2.
(收稿日期:2012-05-14) (编辑:田烨), 百拇医药(霍峥)
【关键词】 头孢类抗生素; 过敏性休克; 急救措施; 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 R541.6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23-0140-01
头孢类抗生素以其杀菌力强、安全、低毒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已成为抗感染治疗的首选药,只有少数过敏体质者可在用药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1]。笔者曾在临床中见到3名患者用药后出现不同程度变态反应及过敏性休克,均经积极抢救治疗后痊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 百拇医药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2月-2012年3月笔者所在科共出现过敏性休克3例,其中头孢曲松钠致过敏性休克2例,头孢西丁钠致过敏性休克1例;男1例,女2例;年龄分别为17、23、32岁。3位患者均因上呼吸道感染在静脉输入头孢类抗生素5~15 min内发病。早期,3位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晕、胸闷、皮肤瘙痒、荨麻疹,继而在短时间内陷入休克状态,表现为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烦躁不安、脉搏细速,血压降至70/40 mm Hg以下。
1.2 方法
1.2.1 立即停药,就地抢救 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后立即停止所输液体,更换输液器,给予0.9%氯化钠溶液输入。立即予患者休克卧位,头部抬高10°~20°,下肢抬高30°,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造成窒息,予吸氧、心电监护、保暖。
1.2.2 给予抗过敏药物 立即给予0.1%肾上腺素0.5~1 ml皮下注射,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30 min在皮下注射0.5 ml。此药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有收缩血管、兴奋心肌、增加心输出量的作用[1]。同时给予地塞米松5~10 mg或氢化可的松200 mg加入5%葡萄糖500 ml静脉滴注。给予抗组胺类药物,如异丙嗪25 mg肌肉注射。
, 百拇医药
1.2.3 抗休克治疗 同时开放两条静脉通路,及时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给予0.9%氯化钠溶液、5%葡萄糖、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静点。对于血压不升者,应使用升压药,如多巴胺等;对呼吸困难者给予呼吸兴奋剂,如可拉明肌肉注射;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1.2.4 观察病情,对症处理 3位患者经抢救后,呼吸困难缓解,血压回升,皮肤回暖,但仍有皮疹,生命体征逐渐平稳,转入留观室继续观察,持续心电监护、保暖,继续输液对症治疗,24 h后患者皮疹消退,不适症状消失,痊愈出院。
2 预防护理
过敏性休克是头孢类抗生素最严重的不良反应,用药不当或抢救不及时会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在日常护理中,护士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2.1 询问过敏史
护士在用药前必须常规询问患者过敏史,有头孢类药物过敏史者严禁使用。
, 百拇医药
2.2 药液现用现配
所有药液使用前必须现用现配,避免时间过长,药物效价降低,产生降解产物从而引发过敏反应。
2.3 选择合理给药途径
口服是最安全、最方便的给药方法,静脉给药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但不良反应也较口服严重。因此,临床用药需选择合理的给药途径,能口服尽量避免静脉给药。
2.4 初次用药,合理滴速
过敏性休克常在输液之初发生,且来势凶险,所以护士应严密观察初次用药患者反应,并合理调节输液速度。输液应缓慢,待10 min后患者无不良反再改成正常速度。
2.5 加强巡视,严密观察
护士在患者输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主动发现问题,做到有问题早发现早解决。
, http://www.100md.com
2.6 一旦过敏,分秒必争
当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后,护士应沉着、冷静,有条不紊地配合医生进行抢救。这就要求护士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流程。
2.7 监测生命体征,合理记录
抢救过程中,护士应严密监测患者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变化,此外还包括尿量、尿比重、酸碱度等重要脏器功能及代谢变化,及时记录。
2.8 完善心理护理
当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时,护士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给予适当安慰,减轻患者恐惧感,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烦躁不安的患者,应尽量使其情绪稳定,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2.9 健康教育
, 百拇医药
病情稳定后,护士应耐心告知患者及家属对此药物过敏,今后应严禁使用,并做好门诊病历记录,避免危险再次发生。
3 讨论
头孢曲松钠和头孢西丁钠是半合成的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谱广,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过敏性休克是头孢类抗生素最严重的不良反应,其发生多与药品不纯或低分子杂质和降解产物与机体蛋白质结合形成变应原,使机体发生Ⅰ型变态反应有关,一旦发生,不可避免。这就要求急诊护士对过敏性休克可能发生的凶险表现提高警惕,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抓住抢救时机,积极配合抢救,大多数患者可转危为安。
参考文献
[1]陈维英.基础护理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2.
(收稿日期:2012-05-14) (编辑:田烨), 百拇医药(霍峥)
参见:首页 > 药学版 > 药品研究 > 药物不良反应 > 药物安全 > 抗生素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