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24
编号:13746950
胃多次术后伴反复黑便1例
http://www.100md.com 2012年8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24
     【关键词】 十二指肠溃疡; 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 黑便

    中图分类号 R441.6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24-0095-01

    笔者所在医院收治1例胃多次术后伴反复黑便的患者,经过积极治疗,术后随访未再出现黑便,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57岁,因“胃多次术后伴反复黑便1年”入院,2007年3月因“呕吐、呕血、腹痛”前往当地医院急诊剖腹探查,行胃出血灶周围血管缝扎术,术后未呕血,治疗6个月后,胃镜检查及活检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再次前往当地医院,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伴黑便10个月,辗转上级医院行Roux-en-y小肠吻合术,术后仍伴黑便2月,辗转至笔者所在进修医院诊治。入院查体:T 36.7 ℃,P 84次/min,R 22次/min,BP 100/70 mm Hg,神清,营养中等,慢性病容,颈软,心肺听诊(-),腹平坦,腹正中及偏正中靠右侧分别见长约10 cm及12 cm手术切口瘢痕,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叩诊无移动性浊音,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血常规:WBC 8.7×109/L,RBC 2.29×109/L,HGB 78.8 g/L。术前鉴于胃肠重建繁琐,胃镜、肠镜检查不易直视观察发现出血灶,选择性应用放射性鍀元素(ECT)扫描,发现十二指肠残端鍀元素聚集,考虑术中应用肠镜检查。

    2008年4月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探查见:原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部位未改变,Roux-en-y小肠吻合术部位改变,即距原胃空肠吻合口40 cm上提,小肠近端封闭,远端小肠与空肠远端行端侧吻合。本次手术方法:从空肠,小肠吻合口下约5 cm打开小肠壁全层,插入纤维肠镜向上近端胃肠窥查,空肠、胃肠吻合口、残胃无出血病变,继而窥查十二指肠,发现十二指肠残端胃残留,继而回收肠镜,查远端小肠,结肠未发现病灶。考虑切除十二指肠残端胃黏膜,因反复出血灶、残留溃疡组织,难以切除,逐行十二指肠溃疡旷置术,游离十二指肠残端并打开,完整剥离十二指肠残留胃黏膜层,至十二指肠部分,十二指肠黏膜连续肠线缝合,残端浆肌层间断缝合关闭。术后随访未再出现黑便。

    2 讨论

    胃多次手术后反复黑便,关键原因在于行胃大部切除时,胃远端切除不够导致十二指肠巨大溃疡或溃疡周围粘连严重,或溃疡位置过高,难以切除,采取溃疡旷置远侧胃大部切除治疗。本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多次胃手术,未有效解决处理溃疡病变,导致十二指肠残端胃残留,反复黑便。胃大部切除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原因是:(1)切除胃窦部,消除由胃泌素引起的胃酸分泌。(2)切除大部分胃体,减少分泌胃酸、胃蛋白酶的壁细胞、主细胞,既阻断了胃相胃酸分泌,又消除了大部分头相胃酸分泌的靶器官。(3)切除溃疡好发部位。(4)切除溃疡本身。

    多次手术繁琐,术前检查、术中肠镜检查非常重要,对手术起到很好的帮助,胃黏膜与肠黏膜的区别在于有无绒毛,小肠黏膜伴附有绒毛,肠镜检查中可区分,术中确定为十二指肠残端胃黏膜残余,放射性鍀(ECT)扫描和术中肠镜检查作为有效检查手段,为手术操作取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收稿日期:2012-05-29) (编辑:田烨), 百拇医药(王磊 付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