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骨科 > 骨折 > 肱骨髁上骨折
编号:13745532
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27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理想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1年2月来笔者所在医院接受肱骨踝上骨折治疗的患儿80例,其中40例患者采用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进行手术治疗,作为观察组;剩下的40例患者采用经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进行汇总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及石膏固定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方法对小儿肱骨踝上骨折进行治疗,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小儿; 肱骨踝上骨折; 骨科

    中图分类号 R726.8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27—0030—02

    肱骨踝上骨折是临床上小儿骨科的一种常见疾病。由于患者多为小儿,其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同时骨折端易出现血管损伤,诱发前臂血管性痉挛的出现,因此如果治疗不当,可导致患者在日后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肘部畸形[1]。目前临床上对于肱骨踝上骨折的治疗主要是采用内固定法和外固定法,其中内固定法目前在临床上使用较为广泛,且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但是临床研究发现,内固定法中不同的手术入路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笔者开展了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小儿肱骨踝上骨折的相关临床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2月—2011年2月来笔者所在医院接受肱骨踝上骨折治疗的患儿80例,其中男66例,年龄最大7岁,最小3岁,平均(4.8±0.5)岁;女14例,年龄最大6岁,最小3岁,平均(4.2±0.3)岁。这80例患儿中,其中40例采用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40例采用经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手术前两组患儿均进行臂丛麻醉。对照组:于患儿的后正中处取长约12 cm的切口。将患儿的皮肤、皮下组织及筋膜切开,使鹰嘴和肱三头肌腱膜暴露,将尺神经游离并进行牵拉保护,手术刀沿腱膜边切开,切开过程中注意保持肌肉与腱部连接[2],分离肱三头肌腱膜呈舌形瓣状。瓣位于蒂的远端,附于鹰嘴,再将舌形瓣游离至远侧,再于中线切开剩下的肌纤维,使骨折端暴露,内固定方式与观察组相同。观察组:于患儿的肘后部取S形切口,沿两侧将患儿的皮瓣分开,使尺神经分离[3],保留肱三头肌腱,从肱三头肌腱的两侧边缘部分将肱三头肌分离,使骨折周围区域与肱骨内、外髁暴露,撬拨骨折端复位,以2枚直径1.5~2.0 mm的克氏针分别经肱骨内、外髁向对侧近折端交叉钻入,进行内固定,使用C臂X线机透视查看骨折处的复位情况,使用可吸收线将切口缝合。
, 百拇医药
    1.3 疗效评价标准

    采用Cassebaum 评价标准对两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优:肘关节伸直为0°,伸l5°、屈130°;良:伸40°、屈120°;尚可:屈﹤110°、活动范围﹥80°,或屈﹥110°、活动范围﹥50°;差:未能达到上述要求[4]。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其中计数资料进行 字2检验,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82.5%,对照组优良率62.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 http://www.100md.com
    2.2 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及石膏固定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照组少(P<0.05)。见表2。

    3 讨论

    肱骨踝上骨折是临床上肘部最为常见的骨折,其中儿童为该病的高发人群。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如果不能对肱骨踝上骨折进行有效的治疗,则在后期的发育过程中极易出现肘关节的畸形。因此,小儿肱骨踝上骨折的治疗已引起越来越多临床工作者的关注。目前,临床上对于小儿肱骨踝上骨折的治疗原则为最大程度的恢复患者肘关节功能。虽然肱骨踝上骨折内固定法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是手术入路的选择对于治疗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因而合理手术入路的选择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笔者通过临床研究发现,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固定法的优良率为82.5%,经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固定法的优良率为62.5%,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且通过将两组患者一般手术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发现,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固定法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及石膏固定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从而进一步说明了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内固定法对于小儿肱骨踝上骨折治疗的优越性。临床上使用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方法对小儿肱骨踝上骨折进行治疗,可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百拇医药
    总之,开展小儿肱骨踝上骨折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研究对于提高小儿肱骨踝上骨折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Chaudhary S,Patil N,Bagaria V,et al.Open intercondylar fractures of the distal humerus:Management using a mini—external fixator construct[J].J Shoulder Elbow Surg,2008,17(3):464—470.

    [2]乐国平,张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法与预后结构及功能重建的关系[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7):1209—1212.

    [3]许永秋,王文权,李东海,等.肘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35例[J].广西医学,2008,30(7):1072—1073.

    [4]张征石,王晓东,吕建元.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Ⅲ型肱骨髁上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4(18):1427—1429.

    (收稿日期:2012—06—05) (编辑:陈春梅), 百拇医药(刘亮)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骨科 > 骨折 > 肱骨髁上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