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后叶素治疗大咯血的临床体会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探讨采用垂体后叶素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2013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2例大咯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垂体后叶素组35例和普鲁卡因组37例,对其分别采取垂体后叶素治疗和普鲁卡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结果:垂体后叶素组与普鲁卡因组患者的大咯血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总有效率分别为91.43%和89.1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垂体后叶素组的不良反应率40.00%,明显高于普鲁卡因组的13.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垂体后叶素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大咯血症状,但治疗中的不良反应也不能忽视,其不良反应主要为低钾、低钠等电解质的紊乱,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时对患者的电解质水平进行检测,如出现紊乱应及时补充,避免治疗中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垂体后叶素; 大咯血; 普鲁卡因
中图分类号 R563.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1-0036-02
大咯血属因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炎症和支气管阻塞所引起的管腔扩张、变形而形成的动脉瘤破裂而引起的大量咯血,一次咯血超过100 ml或者24 h内咯血超过300 ml被视为大咯血范畴[1]。目前临床治疗此症常用药物有垂体后叶素、普鲁卡因等。本研究旨在探讨采用垂体后叶素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2月-2013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2例大咯血患者,其中由原发支气管癌、肺癌、心血管疾病、全身性疾病引起咯血的患者分别为26例、17例、20例、9例。以上患者均在发病时一次咯血量超过100 ml或者24 h内咯血量超过300 ml,均符合《结核病学》中关于“大咯血”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50例,女22例;年龄20~69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