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直丝弓矫正技术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畸形的疗效分析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探讨传动直丝弓矫正技术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畸形的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错畸形患者16例,采用传动直丝弓矫治程序治疗,观察治疗前后SNA角、SNB角、ANB角、Wits值,上下牙唇倾度UI-NA、LI-NB,矢状向位移UIE-PTV、UIA-PTV、LIE-PTV的变化。结果:矫治后ANB角、UI-NA、LI-NB、UIE-PTV、UIA-PTV、LIE-PTV、Wits值较矫治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动直丝弓技术既符合最佳自然六项标准理论,提高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畸形的矫正效果,又能缩短疗程,减少患者矫治后痛苦,是值得临床正畸临床医师推广的一门新技术。
【关键词】 传动直丝弓矫正技术; 错畸形; 托槽
中图分类号 R7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9-0127-02
上世纪70年代开始,Andrews设计了直丝弓矫治技术,该技术以最佳自然六项标准理论为基础,其优点为操作简单,矫正结果准确[1]。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传统的直丝弓矫治器存在摩擦力大,支抗难控制的不足。因而近年来不断出现一些改良的直丝弓技术,如Tip-Edge、MBT自锁托槽等,然而这些改良仅仅限于局部或单一的,部分改良技术甚至修改重要托槽数据以利于牙移动,这违背了直丝弓的精准要求[2]。传动直丝弓矫正技术是近几年推出的系统性改良直丝弓矫治技术。该技术所用的矫治器较传统直丝弓矫治器使用更便捷,在无口外力和种植体状态下,还能自如控制支抗,从而减少不适感,提高了矫治速度,缩短了疗程,深受患者及正畸医生的欢迎。本研究对16例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畸形患者应用传动直丝弓矫正技术进行矫治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2月-2012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6例错畸形患者,其中男6例,女10例;年龄12~17岁,平均(15.6±2.6)岁。纳入标准:均为安氏Ⅱ类Ⅰ类错畸形;上颌轻度前突,伴有深覆盖,牙列轻度拥挤;无颞下颌关节病及外伤史;无正畸治疗;非拔牙矫治;无口腔不良习惯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