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27
编号:13661697
应用鱼骨图分析新生儿静脉输液不良事件的原因及防范措施(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9月25日 张海燕 张淑丽 高希花 董雷雷 张营营
第1页

    参见附件。

     3 静脉输液不良事件防范措施

    3.1 建立健全静脉输液管理制度

    静脉输液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可以避免输液过程中因某一环节的失误而引起的不良事件,确保输液安全,做到有章可循,责任到人,这是输液质量管理的基础和根本[4]。健全输液安全管理制度,要从输液操作的规范化、药物配置、输液速度监控、管道管理、输液反应及并发症监控等各个方面进行全过程的安全管理[5]。把加强输液管理这一内容作为笔者所在医院全年护理管理目标之一,并认真组织实施检查,每周进行安全教育学习,提高警惕,护士长及质控小组经常进行督导检查。每月一次输液安全专题讨论,分析并找出不良事件发生过程中每个环节的漏洞和共性问题,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

    3.2 加强护士思想教育,加强责任心,提高安全意识

    新生儿室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护理人员不但要具有高度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更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责任心和安全意识是护士减少差错发生的基本保证。有了责任心和安全意识, 才能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要经常召开座谈会交流心得,年老的护士经常用拉家常的方式跟年轻护士谈心,培养她们的爱心、细心及耐心,增强责任心;加强风险管理,首先是让护士从思想上重视风险的潜在影响[6]。所以笔者所在医院每周三晨会作为护理安全教育日;也利用晨会交班、业务学习、各种查房、新业务新技术讲座等形式加强解剖学、生理学及药理相关知识的学习,讲解如何观察输液外渗、药物过敏、输液反应的表现,加强静脉营养治疗、输血治疗及特殊药物应用的护理,提高护士的理论知识。

    3.3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规范输液流程

    要保证静脉输液的安全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规范输液流程,不可随意简化,要熟知查对与流程的内容与要求,并真正落实到行动上。科室成立质控小组,经常检查和考核护士规章制度、理论掌握和临床落实情况,最大限度降低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护理安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