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27
编号:13661668
全科医生与高血压患者的社区管理(3)
http://www.100md.com 2014年9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427
     6 管理好高血压,全科医生要加强继续教育学习

    我国全科医生的培养工作起步较晚,目前合格的全科医生数量极少[35]。就慢病管理而言,高血压发病隐匿、危险因素复杂多变、病程迁延和需终身综合干预等特点决定其防治必须以基层为阵地、以社区医生为“主力军”,而目前社区医生队伍总体业务素质不高、技术水平偏低、慢病防治知识和实际诊治能力存在不足[36],研究发现,仅有不到1/3的社区医生知晓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和高血压分级,仅有27.4%的社区医生能对高血压患者规范应用降压药治疗,尤其令人堪忧的是超过50%的社区医生不清楚5类常用降压药的主要不良反应[37-38],相当的基层医生还不清楚儿童等特殊人群的高血压特点和诊断标准,这样的现状无疑会严重影响基层高血压规范管理,也会制约高血压患者主动配合干预的依从性。可喜的是,近几年来国家出台了针对农村乡镇卫生院的全科医生培训计划并正在付诸实施,有些省份制定了二级及以上专家定期对口支援基层医疗机构等相关政策,有的地区利用现代化信息网络系统,发挥三级医院专家的优势,实施专家对社区医生的长期跟踪指导[37]。因此全科医生要紧抓契机不断加强继续教育学习,还可以充分利用专业期刊、学术会议、网络平台等其他多种途径获取更多的适宜的专业技术和医学进展,花费更多的精力学习新技术新方法,熟练掌握血压测量技巧、高危人群的识别、心血管危险因素综合防治能力,掌握老年人和儿童等特殊人群的高血压特点,更有利于全科医生对处于各生命周期的人群提供规范的连续性的健康照顾,以更加适应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全科医生还要看到,凡是深受社区居民喜欢的,往往就是那些具备一个医生的基本能力,人品好、情商高、有爱心和责任心、具有奉献精神的全科医师,而不一定是医术高超的专家。医术高超的专家在大医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全科医生在社区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个分工协作的服务体系。全科医生只有在不断工作、学习、实践的过程中才能把自己磨练成有理想、有追求的服务团队,反之社区卫生服务事业是很难成功的[39],高血压的社区管理也就很难取得显著成效。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王洪国,陈红敬,钱军程,等.我国慢性病流行趋势及应对策略[J].中国健康教育,2011,27(5):390-392.

    [2]王增武.知晓高血压从规范测量开始[J].中国医学论坛报(全科医学周刊),2014,4(16):6-7.

    [3] Lawes C M,Vander Hoorn S,Rodgers A.Global burden of blood pressure-related disease,2001[J].Lancet,2008,371(9623):1513-1518.

    [4]李立明,饶克勤,孔灵芝,等.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7):418-484.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0年卫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
, 百拇医药
    [6]李瑞杰.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要点介绍[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2,11(1):8-10.

    [7]王文.对2009年基层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解读[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0,16(3):116-119.

    [8]曾泽淳,赵冬,曾泽淳,等.754名基层医生高血压病相关知识和实际诊断处理能力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12):1086-1089.

    [9]吴显儒,骆书秀,陈斌,等.村卫生室医师高血压防治指南知识掌握及实施情况现状[J].内科,2009,4(6):910-911.

    [10]马淑平.《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对基层实践的知道意义[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18(2):109-110.
, http://www.100md.com
    [11]陈静静,侯春玲,曾赵娜安,等.北京市某农村社区高血压患者药物应用现状及效果评价[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1,10(10):13-16.

    [12]武阳丰,严晓伟,姚崇华,等.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规范[M].北京: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规范起草组,2005:4.

    [13] Pickering T G,Hall J E,Appel L J,et al.Recommmendations for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in humans and experimental animals part 1: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in humans[J].Hypertension,2005,25(3):175-187.

    [14]Wen S W,Kramer M S,Hoey J,et al.Terminal digit preference,random error,and bias in routine clinical measurement of blood pressure[J].J Clin Epidemoil,1993,46(12):1187-1193.
, http://www.100md.com
    [15]李俭春,周国宝.如何进行心血管疾病预防[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3,12(1):6-8.

    [16]顾杰,黄俏雯,祝墡珠.高血压尾值数偏好的临床意义[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2,11(3):205-207.

    [17]唐新华.高血压的社区管理[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9,8(4):222-225.

    [18]王增武,郭瑞.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和管理[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2,11(12):900-901.

    [19]姜恒,白雅敏,邵瑞太.发达国家以社区为基础的慢性病综合干预经验[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2,12(5):235-237., http://www.100md.com(屈超)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