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28
编号:13659769
慢性胃炎内镜和病理诊断的临床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0月5日 黄荣
第1页

    参见附件。

     慢性胃炎的患者在早期大多没有特别明显的临床症状,即使出现一些症状,也缺乏特异性的指症,所以对于慢性胃炎的确诊很难依靠临床症状和临床体症来进行有效判断,主要是依靠进行内镜检查及进行胃黏膜病理组织活体检验来进行确诊,特别是病理组织活体检验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更大[4-5]。

    随着内镜的不断发展,进行内镜检查得到的结果更为清晰,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对于慢性胃炎的诊断率,但是还是有一些微小的变化不是很容易观察到,容易造成漏诊情况的发生,延误了患者的治疗,影响治疗效果,尤其是对萎缩性胃炎的诊断准确率不是很高[6-8]。所以目前在临床上对于慢性胃炎的诊断还是根据进行病理诊断的结果来做最后的确诊[9]。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利用肠化亚型预测胃癌的发生的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发生肠化的范围越广,发生胃癌的机率就越高。通过进行病理检查发现,萎缩性胃炎在胃癌的发展变化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使得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更多的关注到如何早期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

    目前在研究人员中已经公认萎缩性胃炎是胃癌发生的前兆,一般认为萎缩性胃炎患者每年的癌变发生率大约为1%左右,萎缩性胃炎病理改变的特点是黏膜上固有的腺体数量发生减少,甚至是消失,在腺体发生萎缩之后还会发生间质结缔组织再生及修复替代[10]。萎缩可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生化性萎缩和非生化性萎缩。从病理说上讲,萎缩并不一定会合并肠化,但是肠化一定是萎缩,目前主要诊断萎缩性胃炎的方式就是内镜加病理组织活体检验,但是由于进行内镜会受到图像清晰度的限制,所以在萎缩性胃炎发病初期很难发现,而且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分布呈现的是局部的灶性,及时进行局部的活体检验也很难反映出完成的病理现象,另外就是组织切片的方向也会影响不少标本的黏膜肌层在显微镜下不能完整的体现,直接影响到临床结果诊断的准确性。

    在本研究中,内镜和病理检查诊断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符合率为9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