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平片和螺旋CT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比较
【摘要】 目的:研究X线平片和螺旋CT分别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4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5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患者。分别对患者进行X线和螺旋CT两种影像学检查。检查后,记录分析两种检查手段对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分级情况,并比较分析两种检查手段对骶髂关节病变各类征象的检出率。结果:螺旋CT对0~Ⅱ级骶髂关节病变(早期病变)的诊断效果明显优于X线,X线对Ⅲ~Ⅳ级患者的诊断与螺旋CT偏差较小。X线对关节面模糊的检出率(30.00%)明显高于螺旋CT(15.56%),两种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7.6610,P=0.0056);螺旋CT对关节软骨及骨侵蚀的检出率(66.67%)明显高于X线(51.11%),两种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4977,P=0.0339)。结论:螺旋CT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效果优于X线,X线和螺旋CT对中晚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的敏感性相同。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骶髂关节病变; X线平片; 螺旋CT
, 百拇医药
中图分类号 R81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33-0059-02
强直性关节炎的主要症状是骶髂关节和脊柱附着点的炎症[1]。起病隐匿,患者早期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2]。因此,采用影像学检查对早期患者进行明确诊断尤为重要[3]。本研究中笔者所在医院分别采用X线和CT对45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进行诊断,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3月-2014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5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患者。其中男38例,女7例。年龄21~25岁,平均(22.1±0.91)岁。病程5个月~13年,平均(5.23±1.46)年。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脊柱的活动功能的受限、行走困难、关节活动性差等。
, http://www.100md.com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X线检查,具体的检查方法为:采用X光机进行腰椎正位片、侧位片及骨盆正位片的拍摄。之后,间隔5~15 d,对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具体操作为:患者取仰卧位进行检查,嘱患者两腿伸直,选用日立公司的4排螺旋CT进行操作,选取骶髂关节的下缘作为基线,设定轴位为层厚8 mm,层距为8 mm进行薄层扫描。选取骨窗视野下的W1800/L300,以及软组织窗视野下的W250/L20进行患者病变部位的观察。
1.3 观察指标
骶髂关节的病变的分级情况为:0级表示患者的骶髂关节恢复正常;Ⅰ级表示患者可能存在骨及关节的侵蚀和硬化;Ⅱ级表示患者的骶髂关节存在轻度的异常,出现明显的侵蚀和硬化,但患者的关节间隙的变化仍不明显;Ⅲ级表示患者的骶髂关节存在中度的异常,关节面存在明显的侵蚀和硬化,关节间隙会出现明显的变窄或变宽;Ⅳ级表示患者的骶髂关节出现重度的异常,关节的大部分出现完全的强直和融合。
, http://www.100md.com
1.4 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 18.0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以(x±s)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分级情况
X线诊断显示0级关节有10个,CT诊断有8个;X线诊断显示Ⅰ级关节有27个,CT诊断有14个;X线诊断显示Ⅱ级关节有20个,CT诊断有26个;X线诊断显示Ⅲ级关节有26个,CT诊断有35个;X线诊断显示Ⅳ级关节有7个,CT诊断有7个。两种检查方法Ⅳ级偏差较小,见表1。
2.2 两种诊断方法对病变征象的检出结果
诊断结果显示,两种诊断方法对骨硬化、间隙变化、关节强直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对关节面模糊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螺旋CT(P<0.01);螺旋CT对骨侵蚀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P<0.05),见表2。
, 百拇医药
3 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主要以脊柱为主要病变,常累及骶髂关节,引起脊柱强直和纤维化的自身免疫性疾病[4-5]。早期患者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因此常被患者忽略,导致病情延误,影响治疗效果[6]。因此,临床中对于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情况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7]。临床研究显示,由于骶髂关节结构较为复杂,且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因此传统的X线平片检查对骶髂关节炎的诊断存在一定的限制。本研究中也发现采用X线平片对0~Ⅱ级的骶髂关节炎患者进行诊断的效果欠佳,对中晚期(Ⅲ~Ⅳ级)骶髂关节炎检查中,X线的诊断效果与螺旋CT相同。此外,本研究还对检查的病变征象进行了分析,发现螺旋CT对关节软骨及骨侵蚀(早期病变)的检出率较高,为66.67%,明显高于X线检查(51.11%);而X线对关节面模糊(中晚期病变)的检出率为30.00%,明显高于螺旋CT(15.56%),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观点。
综上所述,采用X线和螺旋CT联合使用于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的诊断,效果良好,可用于指导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曹会,薛小霞.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3):110-111.
[2]邱敏丽,潘云峰,方霖楷,等.来氟米特在治疗伴外周关节炎的强直性脊柱炎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7):28-29.
[3]黄建民,李荣需,周玲,等.强直性脊柱炎与HLA-B27基因亚型动态定量表达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2):143-145.
[4]刘付广,王洪斌.多排螺旋CT在强直性脊柱炎中的诊断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0):55.
[5]刘国庆,周子和,刘兴华,等.128层螺旋CT高清成像技术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2,23(3):216-218.
[6]蔡顺达,吴湘萍.MSCT及后处理技术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3):80-81.
[7]丁建林,易旦冰,陈耀强,等.64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骶髂关节病变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19(8):561-564.
(编辑:何玉勤), http://www.100md.com(陈一明)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骶髂关节病变; X线平片; 螺旋CT
, 百拇医药
中图分类号 R81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33-0059-02
强直性关节炎的主要症状是骶髂关节和脊柱附着点的炎症[1]。起病隐匿,患者早期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2]。因此,采用影像学检查对早期患者进行明确诊断尤为重要[3]。本研究中笔者所在医院分别采用X线和CT对45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进行诊断,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3月-2014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5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患者。其中男38例,女7例。年龄21~25岁,平均(22.1±0.91)岁。病程5个月~13年,平均(5.23±1.46)年。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脊柱的活动功能的受限、行走困难、关节活动性差等。
, http://www.100md.com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X线检查,具体的检查方法为:采用X光机进行腰椎正位片、侧位片及骨盆正位片的拍摄。之后,间隔5~15 d,对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具体操作为:患者取仰卧位进行检查,嘱患者两腿伸直,选用日立公司的4排螺旋CT进行操作,选取骶髂关节的下缘作为基线,设定轴位为层厚8 mm,层距为8 mm进行薄层扫描。选取骨窗视野下的W1800/L300,以及软组织窗视野下的W250/L20进行患者病变部位的观察。
1.3 观察指标
骶髂关节的病变的分级情况为:0级表示患者的骶髂关节恢复正常;Ⅰ级表示患者可能存在骨及关节的侵蚀和硬化;Ⅱ级表示患者的骶髂关节存在轻度的异常,出现明显的侵蚀和硬化,但患者的关节间隙的变化仍不明显;Ⅲ级表示患者的骶髂关节存在中度的异常,关节面存在明显的侵蚀和硬化,关节间隙会出现明显的变窄或变宽;Ⅳ级表示患者的骶髂关节出现重度的异常,关节的大部分出现完全的强直和融合。
, http://www.100md.com
1.4 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 18.0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以(x±s)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分级情况
X线诊断显示0级关节有10个,CT诊断有8个;X线诊断显示Ⅰ级关节有27个,CT诊断有14个;X线诊断显示Ⅱ级关节有20个,CT诊断有26个;X线诊断显示Ⅲ级关节有26个,CT诊断有35个;X线诊断显示Ⅳ级关节有7个,CT诊断有7个。两种检查方法Ⅳ级偏差较小,见表1。
2.2 两种诊断方法对病变征象的检出结果
诊断结果显示,两种诊断方法对骨硬化、间隙变化、关节强直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对关节面模糊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螺旋CT(P<0.01);螺旋CT对骨侵蚀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P<0.05),见表2。
, 百拇医药
3 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主要以脊柱为主要病变,常累及骶髂关节,引起脊柱强直和纤维化的自身免疫性疾病[4-5]。早期患者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因此常被患者忽略,导致病情延误,影响治疗效果[6]。因此,临床中对于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情况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7]。临床研究显示,由于骶髂关节结构较为复杂,且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因此传统的X线平片检查对骶髂关节炎的诊断存在一定的限制。本研究中也发现采用X线平片对0~Ⅱ级的骶髂关节炎患者进行诊断的效果欠佳,对中晚期(Ⅲ~Ⅳ级)骶髂关节炎检查中,X线的诊断效果与螺旋CT相同。此外,本研究还对检查的病变征象进行了分析,发现螺旋CT对关节软骨及骨侵蚀(早期病变)的检出率较高,为66.67%,明显高于X线检查(51.11%);而X线对关节面模糊(中晚期病变)的检出率为30.00%,明显高于螺旋CT(15.56%),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观点。
综上所述,采用X线和螺旋CT联合使用于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的诊断,效果良好,可用于指导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曹会,薛小霞.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3):110-111.
[2]邱敏丽,潘云峰,方霖楷,等.来氟米特在治疗伴外周关节炎的强直性脊柱炎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7):28-29.
[3]黄建民,李荣需,周玲,等.强直性脊柱炎与HLA-B27基因亚型动态定量表达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2):143-145.
[4]刘付广,王洪斌.多排螺旋CT在强直性脊柱炎中的诊断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0):55.
[5]刘国庆,周子和,刘兴华,等.128层螺旋CT高清成像技术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2,23(3):216-218.
[6]蔡顺达,吴湘萍.MSCT及后处理技术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3):80-81.
[7]丁建林,易旦冰,陈耀强,等.64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骶髂关节病变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19(8):561-564.
(编辑:何玉勤), http://www.100md.com(陈一明)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骨科 > 慢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或关节病 > 强直性脊柱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