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35
编号:13655894
胆碱酯酶在肝脏疾病检测中的应用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435
     【摘要】 目的:探讨胆碱酯酶(CHE)在肝脏疾病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胆碱酯酶检测的70例肝脏疾病患者与70例健康人群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受检者血清CHE活性水平。结果:两组的CHE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CHE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患者的CH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胆碱酯酶能够反应肝脏疾病的病理损害情况,在临床诊断及治疗中价值显著。

    【关键词】 胆碱酯酶; 肝脏疾病; 检测; 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 R57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35-0086-02

    肝组织受到各类病因的损伤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肝功能障碍、细胞损害等,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因此尽早明确肝脏疾病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研究显示,肝脏受到损伤后,肝细胞出现变形坏死、间质炎症细胞浸润等均可促进CHE合成,血清CHE活性明显下降,因此越来越多的临床学者主张通过血清胆碱酯酶诊断肝硬化、肝炎、脂肪肝等肝脏疾病[1]。为探讨胆碱酯酶在肝脏疾病检测中的价值,笔者对140例受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胆碱酯酶检查的140例受检者,其中70例检测出肝脏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男41例,女29例,年龄19~76岁,平均(43.26±4.17)岁;所有患者均符合2000年9月西安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会议修订的相关诊断标准,其中慢性肝炎26例,急性肝炎16例,肝硬化15例,脂肪肝13例,患者基础疾病多为高脂血症、肥胖症、糖尿病,实验室检查显示血清HCV、HBV标志物均为阴性;22例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出现轻微升高,其余均正常;另选取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男37例,女33例,年龄18~77岁,平均(46.38±5.22)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受检者均在受检清晨空腹,早晨7点时接受血液标本采集,抽取2 ml静脉血,不加抗凝,常规离心分离血清,在-20 ℃环境下保存准备检测,标本采集后4周内需要进行检测。
, 百拇医药
    采用速率法对血清CHE活性进行测定,底物为硫代丁酰胆碱。1单位即37 ℃环境下,血清中胆碱酯酶催化1 mmol/L底物水解所需的酶量。5000~12 000 U/L作为参考值范围,使用BECKMAN COUIJTE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生产公司:美国贝克曼公司),采用贝克曼公司生产的配套试剂。观察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等不同疾病类型患者CHE水平与对照组患者中CHE水平。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中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轻、中、重)、脂肪肝、肝硬化患者CHE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伤患者CH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患者CH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胆碱酯酶为可催化酰基胆碱水解的类糖蛋白,根据水解底物的速度、转移性可分为假性胆碱酯酶及真性胆碱酯酶。真性胆碱酯酶主要存在于胆碱能神经末梢突触间隙存储器中,可对生理浓度的乙酰胆碱产生较强的作用,同时有着较高的特异性[2]。乙酰胆碱酯酶为特异性神经分泌蛋白,可对细胞内、外突起生长、神经元增殖、乙酰胆碱受体的丛聚、神经肌肉接头发育等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其亦可在新生红细胞内生存[3]。而假性胆碱酯酶主要在神经系统血清、血浆、肾、肝、肠等中存在,肝细胞为其合成物。假性胆碱酯酶对乙酰胆碱具有较低的特异性,同时可水解琥珀胆碱等,然而临床关于其生理功能尚不能确定[4]。目前临床检查中的胆碱酯酶一般为假性胆碱酯酶。

    胆碱酯酶在肝脏生成后分泌进入血液内,因此能够对肝实质细胞损害的具体情况进行反应,常作为重要的肝功能检测指标使用。肝脏合成胆碱酯酶后能够立即向血液内释放,同时其半衰期较短,因此血液内胆碱酯酶的浓度在一定程度上是其合成速度的反应[5]。血清胆碱酯酶活性降低时则说明肝脏受损,此时肝细胞出现变形坏死,肝脏合成功能明显下降,而患者病情程度与胆碱酯酶水平之间呈正比[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急性肝炎,轻、中、重度慢性肝炎,肝硬化的胆碱酯酶水平呈现出上升趋势证实了此观点。肝硬化患者肝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胆碱酯酶水平较低。已有的临床研究显示,急性肝炎患者的ALT>200 U/L,因此将胆碱酯酶作为急性肝炎有价值的辅助酶学指标;肝硬化患者肝脏功能性细胞明显减少,蛋白质合成能力明显下降,因此CHE水平明显下降[7]。部分肝硬化患者在采用ALT等常规肝功能指标进行诊断时,指征不高或者未出现明显异常,因此需要采用更为有效的指标,有学者在采用CHE检测时发现肝硬化患者CHE水平明显下降,由此可知,在肝硬化疾病的诊断中,CHE可作为具有显著特点的指标之一。与白蛋白相比,胆碱酯酶的半衰期更短,同时其合成后立即进入血液,因此活性降低程度能够更为准确的显示肝细胞损伤情况。肝硬化患者在接受血浆蛋白或者输血治疗时,患者血清白蛋白浓度会出现暂时升高,或者逐渐恢复正常;然而在接受治疗时,患者胆碱酯酶水平则不会受到影响,一旦胆碱酯酶出现持续下降,则说明预后较差,因此在肝硬化的检测中,胆碱酯酶可作为稳定、灵敏的指标使用[8]。
, 百拇医药
    在对肝脏合成代谢进行检测时,指标较多,而总蛋白、白蛋白为常用的指标,然而胆碱酯酶常被忽略。肝硬化、肝炎患者的食欲都比较差,饮食中白蛋白等摄入量较少,这就使得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下降,导致检测准确性明显下降,然而胆碱酯酶不会受到外源性因素的影响,准确性更高[9]。本次研究中,急性肝炎组患者的CHE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水平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项检测结果与有些学者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的CHE水平与对照组比较亦存在较大的差异,而随着病情的加重,差异越加显著,(P<0.05),由此可知,在慢性肝炎疾病的诊断中,CHE水平的高低与疾病轻重有着正相关关系。有学者在对重症肝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发现,随着患者病情的好转,CHE活力呈现出逐渐上升趋势,在患者出院后CHE水平逐渐恢复正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在肝炎疾病的治疗中,CHE水平亦可对疾病治疗效果及预后进行判定[10-11]。, 百拇医药(任徐君)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