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思考
【关键词】 中医药; 现代化; 发展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7-0152-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5.17.088
2003年,国务院版布的《中医药条例》明确提出要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战略目标,随之,什么是中医药现代化,如何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成为中医界争论、研究的主题内容之一。有人认为,中医药现代化,就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来阐述和发展中医药学,使之与当代自然科学接轨[1]。也有人认为,中医药现代化的内涵应包括四个方面,即中医药学理论现代化、中医诊疗技术现代化、中医院的管理现代化和中药生产的现代化[2]。还有人认为,中医现代化应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手段,发扬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使中医药学从理论体系到临床实践都产生新的变革与升华[3]。
综合以上观点,可以看出,当前有关中医药现代化的主流思想是:用现代化的手段研究、发展和阐述中医药,使之具有现代气息。
那么,是不是用现代化的手段研究和发展中医药,使之具有现代气息就是中医药现代化了呢?我们认为,用现代化的手段研究中医药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诸多手段之一,而不是中医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
1 历史上中医药的发展总是与当时最先进的科技水平相联系
中国、埃及、罗马和印度的传统医药学,是世界知名的四大传统医药体系,在历史的变迁中,唯独中国的传统医药学经受了考验,传承下来,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医药的发展总是与当时最先进的科技水平相联系。
1.1 中医具有宽广的胸怀和敞开的大门,善于吸收和利用当时最先进的科学技术
战国时期,伴随天文、历算、物候、农学、植物学、矿物学以及冶炼、酿造技术的发展,人们用金属针代替了“砭石”,并应用酒炮制药物和治疗疾病,这个时期,人们已开始学会通过解剖尸体作为认识人体内脏的一条重要途径;三国时期,人们发现部分药物具有镇痛、麻醉的作用,华佗则利用这些药物创制了麻沸散,并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隋代医家巢元方已经发现疥疮是由疥虫所致,寸白虫(绦虫)病是吃不熟的牛肉造成,某些传染病是由自然界的“乖戾之气”引起,并有“转相染易”的特点等;到了清代,医家吴有性早于细菌和其他微生物被人类发现之前200年提出“戾气”学说,指出,温疫病的病因是“戾气”,多从口鼻而入,往往递相传染,形成地域性大流行;并认识到不同的疫病,有不同的发病季节。
1.2 历史上,中医从来没有为自己划过界线
从中医药发展历史来看,中医药学科并不是封闭保守的,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可以这样认为:历史上的中医学从未给自己下过定义或有过框架。
中医学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这是与当时的认知水平相关联的。诚如七版《中医基础理论》记载,古人为了探求人体生命的奥秘及生命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先后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观察方法,即直接观察法和整体观察法。直接观察法,就是彩解剖方法直接观察人体。随着人类知识的发展以及治疗疾病的需要,人们对人体内脏的观察逐渐变为比较自学的认识活动,反解剖尸体作为认识人体的一条重要途径。如《灵枢经水》就有“其死可解剖而视之”的记载。在解剖方法的帮助下,《内经》提出了“心主身之血脉“的见解。
虽然直接观察法对中医学的创立及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但历代中医家发现,只靠直观的解剖方法得到的知识,显然远不能解释当时医疗实践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也不可能对更为复杂的生命现象如思维、情绪等作出明确说明,更不可能将经验上升为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于是,人们找到了另外的方法认识人体,这就是整体观察法。
整体观察法,是把活着的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察,通过分析人体对不同的环境条件和外界刺激的不良反应,结合已有的解剖知识,并运用精气、阴阳、五行学说进行类比推理,从而认识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一种方法。经过历代中医医家的努力,创立了“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理论,并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最终走向成熟,成为中医学的主流理论。
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历代医家从来没有放弃直接观察的方法,并将所得医疗知识和经验不断积累。无论是战国时期的华佗,还是隋代的巢元方,都有关于手术的记载,这都独立于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之外。清代吴有性对传染病的病因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创立了“戾气”致病学说,远远超过了“审因论治”中“六淫”的范畴。最具代表性的是清代的王清任,著《医林改错》,明确提出“灵活记性在脑”,认为“两耳通于脑,所听之声归于脑”,“两目系如线,长于脑,所见之物归于脑”,“鼻通于脑,所闻香臭归于脑”。另外,王清任对解剖学也作出了巨大贡献,观察到肺是两页,还看到了气管、支气管、小支气管等;比较详细地记载了主动脉、颈动脉、下腔静脉等血管的形态;发现了幽门括约肌,并对会厌作出了描述。另外,中药学的发展,使许多中药的功效也已远远超出辨证论治的治疗范围,如部分消食药、收敛止血药、安神药、杀虫药等,有的是针对症状治疗,有的则是直接针对病因进行治疗,都独立于辨证论治的治疗范畴之外。
所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只是中医学诸多理论中比较成熟的一部分理论而已,绝不是中医理论的全部。有人将辨证论治理论称之为中医的精华,准确地说,应该是精华之一,是中医诸多治疗方法中的一部分,甚至是一小部分。用辨证论治代表中医,则存在极大的片面性。
2 现代医学科学的巨大发展,带给中医的却是一种尴尬局面
如上文所述,历史上,由于受认知条件的限制,中医学的许多理论和方向并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和完善,留下了诸多空间与缺憾。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尤其是到了近代,特别是两次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得到了巨大发展,医学科学也取得了空前进步。这为中医学对诸多尚待发展的理论和方向进行研究和完善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事实却是,面对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中医遭遇的是更多的尴尬:随着近代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为了区分两种医疗体系的不同,人为地分为中医和西医两个系统。包括一些中医学家在内的许多人,对中医进行了框架和定义,认为中医的特色就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研究中医,就是研究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而将现代医学科学的成果归纳为西医的范畴。这种分类方式,给中医罩上了一个无形的外套,局限于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这一唯一的理论之中,成为一门“装在套子里”的医学。
这种区分理论对中医的影响是巨大的,假如中医学仅局限于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这一唯一理论范畴,许多中医问题将难以解释:华佗最早利用麻沸散用于外科手术治疗,他是不是中医?使君子驱虫并未应用辨证论治,而与现代医学的驱虫药作用相似,是否应该划归西药的范畴?骨科的小夹板固定用到了中医的哪条理论,是否也应将其视为西医范畴?
综上所述,实现中医药现代化,首先应将中医回归到她的原本属性,即内、外、妇、儿、药等多学科综合发展,理论体系多元、统一的系统学科;其次,中医学不能将现代医学的发展与自身分割开来,应将其视为自身发展的一部分;最后,中医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应该是,认识和归纳现代科学的成果,用中医学的语言阐述这些成果,最终,使这些成果包容于中医学的理论范畴之内,并用中医学的理论指导这些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1]郝建军,王嘉锋.发挥现代科技优势,加快中医药现代化步伐[J].亚太传统医药,2007,3(1):5-7.
[2]蓝青强,庞军.对中医药现代化的若干思考[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4(4):20-21.
[3]闫海军.论中医药的现代化与传统继承[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6,24(6):1076-1077., 百拇医药(毕京峰 孙新华 李永志)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7-0152-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5.17.088
2003年,国务院版布的《中医药条例》明确提出要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战略目标,随之,什么是中医药现代化,如何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成为中医界争论、研究的主题内容之一。有人认为,中医药现代化,就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来阐述和发展中医药学,使之与当代自然科学接轨[1]。也有人认为,中医药现代化的内涵应包括四个方面,即中医药学理论现代化、中医诊疗技术现代化、中医院的管理现代化和中药生产的现代化[2]。还有人认为,中医现代化应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手段,发扬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使中医药学从理论体系到临床实践都产生新的变革与升华[3]。
综合以上观点,可以看出,当前有关中医药现代化的主流思想是:用现代化的手段研究、发展和阐述中医药,使之具有现代气息。
那么,是不是用现代化的手段研究和发展中医药,使之具有现代气息就是中医药现代化了呢?我们认为,用现代化的手段研究中医药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诸多手段之一,而不是中医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
1 历史上中医药的发展总是与当时最先进的科技水平相联系
中国、埃及、罗马和印度的传统医药学,是世界知名的四大传统医药体系,在历史的变迁中,唯独中国的传统医药学经受了考验,传承下来,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医药的发展总是与当时最先进的科技水平相联系。
1.1 中医具有宽广的胸怀和敞开的大门,善于吸收和利用当时最先进的科学技术
战国时期,伴随天文、历算、物候、农学、植物学、矿物学以及冶炼、酿造技术的发展,人们用金属针代替了“砭石”,并应用酒炮制药物和治疗疾病,这个时期,人们已开始学会通过解剖尸体作为认识人体内脏的一条重要途径;三国时期,人们发现部分药物具有镇痛、麻醉的作用,华佗则利用这些药物创制了麻沸散,并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隋代医家巢元方已经发现疥疮是由疥虫所致,寸白虫(绦虫)病是吃不熟的牛肉造成,某些传染病是由自然界的“乖戾之气”引起,并有“转相染易”的特点等;到了清代,医家吴有性早于细菌和其他微生物被人类发现之前200年提出“戾气”学说,指出,温疫病的病因是“戾气”,多从口鼻而入,往往递相传染,形成地域性大流行;并认识到不同的疫病,有不同的发病季节。
1.2 历史上,中医从来没有为自己划过界线
从中医药发展历史来看,中医药学科并不是封闭保守的,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可以这样认为:历史上的中医学从未给自己下过定义或有过框架。
中医学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这是与当时的认知水平相关联的。诚如七版《中医基础理论》记载,古人为了探求人体生命的奥秘及生命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先后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观察方法,即直接观察法和整体观察法。直接观察法,就是彩解剖方法直接观察人体。随着人类知识的发展以及治疗疾病的需要,人们对人体内脏的观察逐渐变为比较自学的认识活动,反解剖尸体作为认识人体的一条重要途径。如《灵枢经水》就有“其死可解剖而视之”的记载。在解剖方法的帮助下,《内经》提出了“心主身之血脉“的见解。
虽然直接观察法对中医学的创立及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但历代中医家发现,只靠直观的解剖方法得到的知识,显然远不能解释当时医疗实践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也不可能对更为复杂的生命现象如思维、情绪等作出明确说明,更不可能将经验上升为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于是,人们找到了另外的方法认识人体,这就是整体观察法。
整体观察法,是把活着的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察,通过分析人体对不同的环境条件和外界刺激的不良反应,结合已有的解剖知识,并运用精气、阴阳、五行学说进行类比推理,从而认识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一种方法。经过历代中医医家的努力,创立了“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理论,并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最终走向成熟,成为中医学的主流理论。
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历代医家从来没有放弃直接观察的方法,并将所得医疗知识和经验不断积累。无论是战国时期的华佗,还是隋代的巢元方,都有关于手术的记载,这都独立于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之外。清代吴有性对传染病的病因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创立了“戾气”致病学说,远远超过了“审因论治”中“六淫”的范畴。最具代表性的是清代的王清任,著《医林改错》,明确提出“灵活记性在脑”,认为“两耳通于脑,所听之声归于脑”,“两目系如线,长于脑,所见之物归于脑”,“鼻通于脑,所闻香臭归于脑”。另外,王清任对解剖学也作出了巨大贡献,观察到肺是两页,还看到了气管、支气管、小支气管等;比较详细地记载了主动脉、颈动脉、下腔静脉等血管的形态;发现了幽门括约肌,并对会厌作出了描述。另外,中药学的发展,使许多中药的功效也已远远超出辨证论治的治疗范围,如部分消食药、收敛止血药、安神药、杀虫药等,有的是针对症状治疗,有的则是直接针对病因进行治疗,都独立于辨证论治的治疗范畴之外。
所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只是中医学诸多理论中比较成熟的一部分理论而已,绝不是中医理论的全部。有人将辨证论治理论称之为中医的精华,准确地说,应该是精华之一,是中医诸多治疗方法中的一部分,甚至是一小部分。用辨证论治代表中医,则存在极大的片面性。
2 现代医学科学的巨大发展,带给中医的却是一种尴尬局面
如上文所述,历史上,由于受认知条件的限制,中医学的许多理论和方向并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和完善,留下了诸多空间与缺憾。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尤其是到了近代,特别是两次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得到了巨大发展,医学科学也取得了空前进步。这为中医学对诸多尚待发展的理论和方向进行研究和完善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事实却是,面对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中医遭遇的是更多的尴尬:随着近代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为了区分两种医疗体系的不同,人为地分为中医和西医两个系统。包括一些中医学家在内的许多人,对中医进行了框架和定义,认为中医的特色就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研究中医,就是研究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而将现代医学科学的成果归纳为西医的范畴。这种分类方式,给中医罩上了一个无形的外套,局限于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这一唯一的理论之中,成为一门“装在套子里”的医学。
这种区分理论对中医的影响是巨大的,假如中医学仅局限于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这一唯一理论范畴,许多中医问题将难以解释:华佗最早利用麻沸散用于外科手术治疗,他是不是中医?使君子驱虫并未应用辨证论治,而与现代医学的驱虫药作用相似,是否应该划归西药的范畴?骨科的小夹板固定用到了中医的哪条理论,是否也应将其视为西医范畴?
综上所述,实现中医药现代化,首先应将中医回归到她的原本属性,即内、外、妇、儿、药等多学科综合发展,理论体系多元、统一的系统学科;其次,中医学不能将现代医学的发展与自身分割开来,应将其视为自身发展的一部分;最后,中医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应该是,认识和归纳现代科学的成果,用中医学的语言阐述这些成果,最终,使这些成果包容于中医学的理论范畴之内,并用中医学的理论指导这些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1]郝建军,王嘉锋.发挥现代科技优势,加快中医药现代化步伐[J].亚太传统医药,2007,3(1):5-7.
[2]蓝青强,庞军.对中医药现代化的若干思考[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4(4):20-21.
[3]闫海军.论中医药的现代化与传统继承[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6,24(6):1076-1077., 百拇医药(毕京峰 孙新华 李永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