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1)
【摘要】 目的:探讨研究舒适护理在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以抽签模式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随机抽选出80例,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予以无创呼吸机展开相关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选择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65%)高于对照组(80.00%);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舒适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体征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加以干预,其负面情绪、机体不适感及相关指标水平均得到显著性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 舒适护理; 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 应用
doi:10.14033/j.cnki.cfmr.2018.24.0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24-00-03
慢阻肺作为临床呼吸内科常见病症中的一种,患者临床上是以气流受限作表现。现今有报道指出,此类病症患者会随着病程的延长易并发呼吸衰竭问题,进而严重威胁其肺部通气及换气功能,严重者还会出现生命安全问题[1-2]。故如何予以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有效措施穩定其病情发展,以此保障其通气的顺畅性,也是现今临床尚待解决的医学问题之一。历年来,临床上治疗此类病症多是应用人工气道建立方法来做首选方案,通过经鼻、口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来纠正患者呼吸系统衰竭问题,虽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气道建立风险较高,尤其是中老年患者还会合并较多基础疾病,故治疗方法的适用性及安全性问题仍有待商榷[3-4]。现今,临床上是以主张应用无创呼吸机作患者治疗方案,是提高其治疗效果及改善患者呼吸功能的有效措施,且随着医学服务理念及模式的转变,临床还表明患者治疗期间注重其机体舒适度及预后方面护理,进而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便于促进患者治疗流程的有序展开和预后改善,以此全面满足其身心治疗需求[5-6]。综合上述观点,本次研究现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随机抽出80例作观察对象,后展开临床分析,所得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9月-2017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以抽签形式随机抽选出80例,将其以每组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9~78岁,平均(60.25±6.41)岁,病程4~20年,平均(11.24±3.65)年;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50~79岁,平均(59.75±5.35)岁,病程5~22年,平均(10.93±3.69)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本次研究所选患者均予以无创呼吸机展开治疗,将口鼻或面罩作呼吸辅助方式,并选择S/T模式,将呼吸压、吸气压及氧流量对应参数值设置为3~12 mm Hg、10~25 mm Hg、6 L/min,以维持患者血氧饱和度及吸氧浓度范围在35%~90%。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如病史查看、注意事项讲解、常规指标监测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进行干预,具体操作流程如下所示:(1)组建护理小组。患者入院治疗前,由
1名主治医生、1名护师及3名护师组成护理小组,均掌握机械通气呼吸生理学的相关基础内容,同时明确呼吸机应用的相关内容来规范其操作流程。(2)心理护理。患者治疗期间,其心理上或多或少都会应治疗方法的不了解、呼吸机使用早的心理压力等方面因素影响而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有甚者还会丧失治疗信心,进而降低其治疗依从性。故护理人员需重视患者心理情绪变化,通过积极与其沟通来了解患者内心顾虑,以此予以针对性心理疏导,并通过讲解呼吸机应用的临床价值及预期效果来稳定患者情绪波动,进而积极配合治疗。(3)并发症护理。患者戴机治疗前1 h,护理人员需对其详细讲解鼻呼吸的正确方式,并在患者治疗期间帮助其进行坐姿调整,并定时帮助患者调整体位来落实其压疮预防工作。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应以2次/d频率来进行湿化水更换,以此湿润患者气道。同时护理人员还需定时通过拍背来帮助患者排除痰液,经其支气管走向来以杯状手掌的姿势对患者胸壁进行由下向上的叩击,每次叩击时间10 min左右。(4)环境护理。护理人员需落实患者治疗环境的处理工作,定期清洁整理病房、检查室、治疗室,且护理人员还需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和积极的服务热情来改善护患关系,以此消除患者对陌生环境的紧张、焦虑感。(5)基础护理。①体位护理,患者行通气治疗时,将床头往上调整30°左右,之后指导其嘱姿势取坐位或半坐卧位,最大程度上将患者头、颈、肩控制在同一水平线上,而头部可可略向后面调整。②消毒,护理人员在患者治疗期间需严格消毒其所应用的器械。
1.3 观察指标
采取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对患者治疗期间所实施护理方法及护理舒适度行满意度评分,80分以下表示不满意;80~89分表示基本满意;90~100分表示非常满意,分数越高表明患者对护理方法满意程度越高。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采用SQLS1(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标准为依据,对患者生理、社会、心理及环境方面的舒适度进行质量评分,分值在0~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舒适度越高;结合患者治疗期间存在的负面情绪应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表展开评分,分值范围在0~10间,分值越高表明患者负面情绪严重程度越高。详细记录患者护理后的呼吸频率(RR)、心率(HR)、血氧饱和度(SaO2)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等指标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ttp://www.100md.com(洪燕松)
【关键词】 舒适护理; 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 应用
doi:10.14033/j.cnki.cfmr.2018.24.0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24-00-03
慢阻肺作为临床呼吸内科常见病症中的一种,患者临床上是以气流受限作表现。现今有报道指出,此类病症患者会随着病程的延长易并发呼吸衰竭问题,进而严重威胁其肺部通气及换气功能,严重者还会出现生命安全问题[1-2]。故如何予以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有效措施穩定其病情发展,以此保障其通气的顺畅性,也是现今临床尚待解决的医学问题之一。历年来,临床上治疗此类病症多是应用人工气道建立方法来做首选方案,通过经鼻、口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来纠正患者呼吸系统衰竭问题,虽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气道建立风险较高,尤其是中老年患者还会合并较多基础疾病,故治疗方法的适用性及安全性问题仍有待商榷[3-4]。现今,临床上是以主张应用无创呼吸机作患者治疗方案,是提高其治疗效果及改善患者呼吸功能的有效措施,且随着医学服务理念及模式的转变,临床还表明患者治疗期间注重其机体舒适度及预后方面护理,进而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便于促进患者治疗流程的有序展开和预后改善,以此全面满足其身心治疗需求[5-6]。综合上述观点,本次研究现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随机抽出80例作观察对象,后展开临床分析,所得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9月-2017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以抽签形式随机抽选出80例,将其以每组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9~78岁,平均(60.25±6.41)岁,病程4~20年,平均(11.24±3.65)年;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50~79岁,平均(59.75±5.35)岁,病程5~22年,平均(10.93±3.69)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本次研究所选患者均予以无创呼吸机展开治疗,将口鼻或面罩作呼吸辅助方式,并选择S/T模式,将呼吸压、吸气压及氧流量对应参数值设置为3~12 mm Hg、10~25 mm Hg、6 L/min,以维持患者血氧饱和度及吸氧浓度范围在35%~90%。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如病史查看、注意事项讲解、常规指标监测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进行干预,具体操作流程如下所示:(1)组建护理小组。患者入院治疗前,由
1名主治医生、1名护师及3名护师组成护理小组,均掌握机械通气呼吸生理学的相关基础内容,同时明确呼吸机应用的相关内容来规范其操作流程。(2)心理护理。患者治疗期间,其心理上或多或少都会应治疗方法的不了解、呼吸机使用早的心理压力等方面因素影响而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有甚者还会丧失治疗信心,进而降低其治疗依从性。故护理人员需重视患者心理情绪变化,通过积极与其沟通来了解患者内心顾虑,以此予以针对性心理疏导,并通过讲解呼吸机应用的临床价值及预期效果来稳定患者情绪波动,进而积极配合治疗。(3)并发症护理。患者戴机治疗前1 h,护理人员需对其详细讲解鼻呼吸的正确方式,并在患者治疗期间帮助其进行坐姿调整,并定时帮助患者调整体位来落实其压疮预防工作。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应以2次/d频率来进行湿化水更换,以此湿润患者气道。同时护理人员还需定时通过拍背来帮助患者排除痰液,经其支气管走向来以杯状手掌的姿势对患者胸壁进行由下向上的叩击,每次叩击时间10 min左右。(4)环境护理。护理人员需落实患者治疗环境的处理工作,定期清洁整理病房、检查室、治疗室,且护理人员还需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和积极的服务热情来改善护患关系,以此消除患者对陌生环境的紧张、焦虑感。(5)基础护理。①体位护理,患者行通气治疗时,将床头往上调整30°左右,之后指导其嘱姿势取坐位或半坐卧位,最大程度上将患者头、颈、肩控制在同一水平线上,而头部可可略向后面调整。②消毒,护理人员在患者治疗期间需严格消毒其所应用的器械。
1.3 观察指标
采取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对患者治疗期间所实施护理方法及护理舒适度行满意度评分,80分以下表示不满意;80~89分表示基本满意;90~100分表示非常满意,分数越高表明患者对护理方法满意程度越高。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采用SQLS1(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标准为依据,对患者生理、社会、心理及环境方面的舒适度进行质量评分,分值在0~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舒适度越高;结合患者治疗期间存在的负面情绪应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表展开评分,分值范围在0~10间,分值越高表明患者负面情绪严重程度越高。详细记录患者护理后的呼吸频率(RR)、心率(HR)、血氧饱和度(SaO2)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等指标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ttp://www.100md.com(洪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