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管理》 > 2011年第12期
编号:12228454
为了幸福的名义

     今年暑假期间,我随中央文明办、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领导去陕西榆林全国医保试点县神木做健康讲座。旅途中,闲来无聊,我就翻翻杂志消磨时光。偶然看到一篇文章,说今年普利策图书奖的非虚构类著作奖授给了一位印度籍美国医生悉达多·穆克吉。他获奖的著作《癌症传》长达500页,纽约时报的书评说:“这是一个被迫要讲的史诗般的故事,如同一位满怀激情的牧师试图给撒旦立传一样。”

    还记得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SARS唤醒了国人的健康意识,让人们认识了公共卫生。近些年来,疾病谱、死亡谱的深刻变化,纷沓而至的社会精英英年早逝引发的健康危机,震撼了人们的心灵。翻阅近十年左右的我国卫生统计年鉴资料,可以看到位居我国人群死因前几位的都是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占死因构成的80%以上,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卫生部疾病控制局有关领导也多次发出警告:“未来三十年,我国慢性病的发病,将发生井喷现象!”这使人们猛然间认识到健康的宝贵、生命的脆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关注环境,关注整个社会公共卫生,关注自己已经漫不经心的生活空间和生活方式。慢性病既无生物疫苗,又无特效药。有人说,人生是一场慢节奏的战争,生命的最佳赌法是:事先少量的预防措施,此事后一大堆治疗管用得多。追求健康,讲究科学,没有捷径。

    记得在今年纪念建党九十周年的电影回顾展中,看地道战、地雷战这些经典影片,让我们再次感悟到在正确路线指导下人民战争的艺术与力量。

    今年9月,联合国第66届大会召开了慢性病防治的高级别会议,并通过了预防控制慢性病的政治宣言。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中岛宏博士曾说:“我们必须认识到,世界上大多数重大保健问题和过早死亡是能够通过改变人们的行为和低廉的费用来预防的。我们拥有知识和技术,但它们必须转化为社区群众的有效行为。”

    我国政府也在关注,民生领域有很多重大举措推动提高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的健康促进行动,人均期望寿命增长1岁的指标被纳入了社会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这些举措不仅需要卫生部门参与,还需要全社会各个部门和社会各界,特别是每个公民的共同行动。因为维护健康是整个社会,也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责任。
    濞e洠鍓濇导鍛閸涱剛杩旈柛娆忓€介埀顒€鍠涚槐婵囩▔瀹ュ棛鈧垶骞嬮幇顏呭床濞达絾娲戠粻锝咁嚈妤︽鍞撮柕鍡曠劍鐢綊鎳¢幇顓炵仐闁圭ǹ娲ょ槐鈺呭Υ閸屾稒鐎紒鏃傚Х婢ф寮堕崘銊ф剑濞存粌楠哥敮顐︽媼濡炲墽绋婇柡澶婂暕濮瑰鏁嶅畝鍐仧闁诡喓鍔忛缁樼▔閻戞﹩鍔冮柡鍌氭矗缁楀鈧绮忛~锕傚绩鐠鸿櫣绉垮〒姘☉閵囧洨鈧娉涢崢銈囨嫻瑜版帗顫夐悹鍥︾串缁辨繄鎷犻悜钘変粡濞寸姾鍩栭崹銊╂偨娴e啰妯堥梺顐f皑閻擄繝骞嬮幋婊勭拨闁挎稑鏈崹婊勭椤掍焦鏆柛鎺嶅嵆閳ь剚姘ㄩ悡锟犲触鎼搭垳绀夊ù鍏兼皑閻濇盯宕¢崘鑼闁诡喓鍔庡▓鎴炴媴濠婂啯鎯傚ù鐘插濠€鎵磾閹寸姷褰查柛鎺斿█濞呭酣濡撮敓锟�

   鐎甸偊鍠曟穱濠囧棘閸モ晝褰�  闁稿繗娅曢弫鐐烘儌閻愵剙顎�  閻犲洤瀚鎴﹀礄閻樻彃缍�  闁瑰吋绮庨崒銊╁即閺夋埈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