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健康管理》 > 2015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2590394
规范心肺复苏(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8月1日 健康管理2015年第8期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应尽早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或者球囊面罩行人工通气,有条件时可行呼吸机人工通气。值得指出的是气管插管在心肺复苏时是保持气道通畅、建立呼吸支持的可靠方法,也是目前惟一能快速改善通气、氧供最有效的措施,气管插管时间越早,复苏成功率越高。不管是采用人工呼吸、气囊面罩还是高级气道通气均应避免过度通气,给气量均应使胸廓抬起为度,也就是每次吹气历时1秒,潮气量为6~7ml/kg或500ml 内即可。在基础生命支持时,常常采用气囊面罩给氧,其实挤压气囊是有讲究的,在抢救过程中我们常常看到有的人常挤压整个气囊,这样会导致过度通气,而且容易导致胃胀气。正确方法是? 如果应用1L大小的气囊,应挤压气囊的1/2-1/3;如果应用 2L 大小的气囊,应挤压其气囊的1/3,即可给予足够的潮气量。如果行呼吸机机械通气,应以8~10 次/分的频率通气,同时不应中断胸外心脏按压。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切忌过度通气,应使PaCO2维持在正常范围。过度通气可使颅静脉和颅内压升高,致使脑血管收缩,脑血流量减少,加重脑缺血;同时过度通气可致胸腔内压升高,回心血量减少,心排血量减少,反而加重脑组织损害。如果采用低通气会引起组织缺氧和高碳酸血症,导致混合型酸中毒发生。因此,在通气过程中要密切监测动脉血气值,以指导有效呼吸支持。

    应尽早行电击除颤

    心脏骤停时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3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