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健康管理》 > 2017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3211914
2017:医药的7个关键词(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2月1日 健康管理2017年第12期
     通过绩效分配模式对医护人员行为形成导向。对于临床科室来说,在传统工作量、优质病种、手术等级和综合满意度等指标组成的绩效体系中加入关键疗效指标,例如在胃肠肿瘤外科组将淋巴结清扫个数作为医生奖金分配的重要指标,以此来鼓励医生提升疗效;对于医技部门奖金考核3个率,诊断符合率、阳性检出率和肿瘤发现率;护理奖金则更多考虑护理疾病和技术使用率。

    通过绩效分配,重新调整医护人员行为,也让三级医院理清定位,真正专注于疑难危重病人的治疗和护理。

    2·互联网医院:是否就此终结?

    从今年5月份到现在的这半年多,国家卫计委和国家食药监总局的两个征求意见稿,基本上断了互联网医疗公司在线诊断和网售处方药的念想。

    这两个征求意见稿分别是——《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网络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因为还是征求意见稿,所以“不能开药、不能看病”还处在 almost 的状态。这样表述会更严谨一点儿。

    过去这五六年的时间里,互联网医疗从最初“颠覆”的雄心勃勃,到受挫后的全面收缩并投靠实体医疗机构,经历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大起大落。

    原本地方政府探索的勇气,让互联网医疗公司看到了通过“互联网医院”打通线上线下、链接医药产业的希望,但两大主管部门先后发布的征求意见稿却直接掏空了医疗最核心的两样东西——医和药,空留一张互联网在风中飘荡。

    互联网医疗就此终结了吗?

    诊所给了互联网医疗第一颗“续命丹”,但很苦

    做医疗行业的人都知道,这是个高度政策导向的行业,所以,当国家医改力推分级诊疗的时候,资本和创业公司第一时间冲向了基层市场。于是,诊所成了各方宠儿。

    无论诊所这个选择对不对,但至少可以让面临绝境的互联网医疗找到续命的机会。从目前看来,资本还是认可诊所这个发展方向的。

    但为什么说诊所这颗丹药很苦呢?因为它几乎立即意味着,原来那些互联网医疗公司动辄数十亿百亿的估值变得荒唐透顶。

    卓正医疗拥有近20家连锁诊所,C轮融资4000万美金,估值接近10亿。没有一家互联网医疗公司的诊所数量能达到卓正的一半,更别说还极有可能那些开业的诊所装修漆味儿还没散尽,但估值是卓正2-10倍的大有人在。

    一旦进入实体医疗领域,所有创业公司的价值都将变得有章可循。而且还有一点更苦的是,实体医疗机构不可能出現互联网那般爆炸式的增长。所有人都只能一点一滴坚持着、煎熬着。

    诊所能够挽救互联网医疗吗?有一种观点是,诊所是互联网医疗应用的最佳场景。我们也可以这么理解,互联网医疗公司去建诊所,也是为了给自己搭建施展的舞台。

    分级诊疗真的只带来基层的机会吗?或者具体地说,对互联网医疗公司来讲,没有别的机会了吗?

    重新审视分级诊疗,寻找第二颗“丹药”

    这个行业真的只能在实体机构中求得生存了吗?互联网真的只能在医疗行业干干挂号、交费这种闲杂事情吗?那个打开手机就能看病的美妙理想,真的就这么放弃了吗?

    我们都太注重分级诊疗所带来的宏观趋势,但忽略了一些在微观上分析。比如,当分级诊疗真的实现的时候,城市大医院是什么样子?

    为什么关注城市大医院?大医院其实才是互联网医疗的真正战场。因为只有大医院的医生才具有在互联网吸收流量的IP效应,以及走出医院所需要具备的技术水平和可调配资源的能力。

    那么,当分级诊疗将患者推向基层的之后,城市大医院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正常的推理应该是,大医院门诊量减少。这样的话可以想见的一个事情是,大医院的医生工作饱和度下降,也许有更多的时间多点行医。这是我的一个顺其自然的推测,因为分级诊疗还没实现,所以也无法证实。

    不过,这个逻辑可以解释一个现象,就是大量出现的大医院名医牵头成立的医生集团。

    以往,有人觉得这种体制内的医生集团,是医生从体制走向市场的跳板。但这未必适合所有加入体制内医生集团的医生,甚至可能绝大多数医生从没有想过离开体制。如果从分级诊疗未来减少城市大医院门诊趋势的角度,体制内医生集团很有可能是对这种趋势的应对。

    无论真实的原因是什么,分级诊疗的大背景下日益突出的趋势是,患者逐渐走到基层,而城市大医院出现越来越多由大专家领衔的医生集团。这个格局,有可能是互联网医疗重新来过的机会。

    共享经济的进化论

    这里可以先看一下滴滴的发展过程。

    滴滴是共享经济的典型代表,早期是通过移动互联网,希望能够激活私家车的剩余时间。但私家车的服务质量很难掌控,出现了很多问题。于是在政府的规范下,滴滴平台上提供服务的司机越来越多的呈现出半职业化的特征。

    与滴滴类似,住宿领域的爱彼迎、餐饮领域的饿了么等这些平台,都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随着平台的扩大、成熟,越来越多半职业、职业化的机构出现在平台上,他们拥有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这样的机构能够提供质量更保证的服务,而那些质量不稳定的服务提供者则日益退出平台。

    互联网医疗应该也到了这样一个发生转变的时刻。

    早期各家平台上更多的是医生个体,由于多种原因,比如医生都没有网上医疗咨询的经验,医生积极性不够高等,用户在互联网上获得医疗服务的体验并不好。

    但医生集团的出现就明显不一样。相比个体,医生集团为了能够维护自己的品牌、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提供质量稳定的医疗服务。

    而且,医生个体在网上咨询后无法落地,用户可能最后还是不得不去大医院挂号。但医生集团就不一样了,他们可以借助团队的力量在一个城市或多个城市、一个区域或多个区域中落地,并具备提供医疗服务的能力。

    试想,如果一家互联网医疗公司在线提供的是来自品牌化、职业化的医生集团的医疗服务,并且能够实现来自同一医生集团线下的实体服务,这个体验跟原来线上医生来路不明、线下又无从着手相比,应该是好了不只一星半点。
上一页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