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延边医学》 > 2012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280487
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联合清宫术治疗稽留流产的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5月1日 董晓琳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联合清宫术治疗稽留流产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130例稽留流产患者,随即分为三组:直接手术组、药流组和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联合清宫术组。比较三组患者阴道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出血时间。结果:在术后平均出血时间上,药流组与药物联合手术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性。手术组和药物联合手术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平均出血量方面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药物联合清宫术组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结论: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联合清宫术治疗稽留流产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治疗方式。

    稽留流产亦称过期流产,系指胚胎或胎儿已死亡而稽留于宫腔未能及时自然排出[1]。由于胚胎已死亡,若妊娠组织在宫腔内稽留时间较长,可能会发生妊娠组织机化并与子宫壁粘连及造成凝血功能障碍,引起子宫大量出血,甚至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现将临床常用的几种治疗方法比较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院自2008年8月~2012年4月共收治稽留流产患者130例。均符合下列条件:①年龄<40岁;②孕周小于16周;③子宫小于孕周;④血、尿常规、肝功、凝血四项、心电图均正常;⑤子宫无明显器质性病变;⑤ B超示:胚胎停止发育;⑥无生殖道炎症,无口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禁忌症及手术禁忌症。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直接手术组(30例)、药流组(30例)和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联合清宫术组(70例)。

    1.2方法:

    1.2.1直接手术组:患者要求手术治疗,直接行清宫术(负压吸引术或钳夹术)。手术均由有多年临床手术经验的医师完成。

    1.2.2药流组:口服米非司酮50mg,1次/12h,连服2d,服药前、后2h禁食,第3天早晨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600ug,观察组织排出情况,阴道出血量。

    1.2.3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联合清宫术组:服药排胎当天或次日行清宫术。

    1.3 统计学分析方法:数据以表示。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平均出血时间上,直接手术组和药物联合手术组相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性,但药流组与药物联合手术组相比,p< 0.05,有显著差异性。

    2.2 手术组和药物联合手术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平均出血量方面相比,P<0.01,都具有显著差异性。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联合清宫术组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

    3 讨论

    稽留流产也称过期流产,造成稽留流产的原因较多,如染色体的数量结构等异常、子宫内环境异常、内分泌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不全、过量吸烟等不良习惯影响、全身性感染疾病、严重营养缺乏、环境不良因素及创伤等。持续而大量的应用孕激素治疗先兆流产,也可能是导致稽留流产的原因之一[2]。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3]。

    米非司酮是孕酮拮抗剂,它通过阻断孕酮的活性,使绒毛组织发生变性、坏死及出血,最后终止妊娠,它同时还具有兴奋子宫肌和促进宫颈成熟的作用。而米索前列醇可以软化宫颈,促进子宫收缩。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合用可以促进宫颈成熟,增加子宫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兴奋子宫肌,诱发宫缩,从而促进胚胎组织物从宫内排出.但几种方法对比发现,药物流产患者,术后阴道出血时间偏长,不全流产发生率高,还有药流失败的可能,服药后需在医院严密观察,有可能发生阴道大量出血,需急诊清宫。本次研究时发现稽留流产患者服用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排胎后,行清宫术,几乎均能刮出较多陈旧蜕膜组织,可能是药物流产后阴道较长时间出血的原因。目前对于药物流产失败,流产不全,尤其是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长,至今仍无很好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一旦药物流产失败应建议病人及时采取其他措施终止妊娠。

    虽然直接行清宫术的患者与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联合清宫术患者相比,在治愈率上无明显差异性,但后者手术难度明显降低,术中宫颈质地软,宫口松弛,6-7号吸管可直接进入,从而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通过对照研究也发现,药物联合清宫术者还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再次清宫术率低等优点。在此之前,有临床研究也曾指出清宫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具有宫颈软化好、一次清宫成功率高等优势。

    综上所述,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联合清宫术治疗稽留流产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治疗方式,但治疗时间略偏长,有时难以被患者接受。几种处理方式在治愈率上无明显差异性,故治疗时还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与患者沟通后,制定治疗方案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0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