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延边医学》 > 2015年第23期 > 正文
编号:12588450
欣母沛联合宫腔纱条填塞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探讨(1)
http://www.100md.com 2015年8月15日 延边医学2015年第23期
     摘要:目的:探讨欣母沛联合宫腔纱条填塞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人民医院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52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病人,根据病人的入院尾号分为对照组(宫腔纱条填塞)与研究组(欣母沛联合宫腔纱条填塞),每组各26例。比较两组病人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红蛋白下降率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术后的恢复情况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欣母沛联合宫腔纱条填塞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病人,具有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的优势,对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宫腔纱条填塞;欣母沛;临床疗效

    产后出血(PPH)属于临床产科分娩过程中十分严重的一种症状,也是导致广大产妇死亡的重要因素。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大约为3%左右,凝血功能障碍、子宫收缩乏力以及妊娠相关物残留是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当中子宫收缩乏力因素最为常见。针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当中主要采用米索前列醇、催产素等药品来提升子宫的收缩能力,亦或是采用宫腔纱条填塞、按摩以及出血位置缝扎等方式来进行止血,然而部分病人通过上述措施仍然无法获得理想的效果,甚至需要采用子宫切除术来进行抢救,导致病人承受巨大的身心影响,所以,寻找有效的止血措施就成为临床中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1]。鉴于此,我院从2013年开始采用欣母沛联合宫腔纱条填塞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进行如下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人民医院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52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病人,根据病人的入院尾号分为对照组(宫腔纱条填塞)与研究组(欣母沛联合宫腔纱条填塞),每组各26例。对照组:年龄:21~37岁,平均年龄(26.2±4.7)岁;孕周35~42周,平均孕周(37.4±3.6)周;初产妇为17例,经产妇为9例;研究组: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26.5±5.2)岁;孕周35~43周,平均孕周(37.8±3.4)周;初产妇为16例,经产妇为10例。两组病人在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的差异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治疗方法

    1.2.1、研究组。针对研究组病人采用欣母沛联合宫腔纱条填塞进行治疗。针对羊水过多、双胎妊娠、巨大儿、前置胎盘以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容易出现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产妇实施备血,同时准备好欣母沛与宫腔纱条。当胎儿娩出之后,立刻在子宫壁注射20IU的缩宫素,同时静脉点滴20IU的缩宫素,并且给予1mg的卡孕栓进行舌下含服。产妇出血量在500ml以上,则宫体注射0.25mg的欣母沛,倘若宫腔仍然存在活动性出血症状,则间隔15~30min再进行宫体注射0.25mg的欣母沛,但欣母沛的总剂量要控制在2mg以内。与此同时,采用我院自制宫腔纱条填塞进行止血,方法:采用高压针对宫腔纱条进行消毒,并采用5%浓度的聚维酮碘液浸透挤干。采用卵圆钳把纱条从宫底排垫填紧,一直到子宫切口位置的时候,预留一定量的长度之后,将另外一端从宫颈口位置送入到阴道内部,接着进行子宫下段填塞,把预留的纱条全部填塞到子宫切口内部,从两侧位置进行切口缝合,注意要避免缝到纱布的情况,从而有效避免取出困难的情况[2]。在产妇子宫切口的中央位置预留2cm左右不进行缝合,继续观察10min,倘若没有发生活动性出血,再完全缝合切口。手术完成后给予产妇支持治疗,纠正贫血症状,加强宫缩与抗感染治疗,连续采用两联抗生素治疗5~7d。严密监视产妇的生命体征,检查其是否存在阴道流血与宫低升高的情况。术后24~48h将纱条取出,在取出前0.5h,肛门放置卡孕栓与缩宫素静脉点滴。进行外阴消毒以后,从阴道位置向外缓慢牵拉纱条,针对休克病人采用输液、输血治疗。

    1.2.2、对照组。针对对照组病人,在采用常规止血措施(如米索前列醇肛塞、子宫按摩以及静脉或者肌肉注射催产素等)无效的状况下,采用宫腔纱条填塞进行治疗,宫腔纱条填塞方法同研究组。

    1.3、观察指标。两组病人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率以及术后的恢复情况。应用称重法与容积法来计算病人的术中出血量。

    2、结果

    2.1、两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血红蛋白下降率比较。研究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与血红蛋白下降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研究组2例产妇术后出现发热症状,最高体温为38.6℃,体温正常率为92.31(24/26);对照组3例产妇术后出现发热症状,最高体温为38.7℃,体温正常率为88.46(23/26)。通过持续抗感染治疗3d后,5例发热产妇均恢复到正常体温。两组产妇体温正常率的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持续两个月的回访,两组病人子宫切口愈合均非常好,子宫恢复良好。

    3、讨论

    存在羊水过多、双胎妊娠、巨大儿、前置胎盘以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症状的产妇,其发生凝血机制异常、张力过大、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以及子宫肌水肿的几率要显著高于正常产妇,导致其发生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几率更高,非常容易出现大出血的症状,并且止血较为困难[3]。传统处理方案中,主要采用舌下含服卡孕栓、肌肉注射缩宫素、静脉滴注卡孕栓、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等方式来提升子宫的收缩能力,然而因为缩宫素本身的半衰期相对较短,到达产妇体内在短时间内就会被消除或者灭活,而舌下含服卡孕栓的效果极慢,止血效果并不理想[4]。最终只有采用结扎髂内动脉才能够实现抑制子宫下段收缩乏力性出血的目标,然而髂内动脉结扎的耗时较长,最终不得不采用切除子宫的方法。尽管手术能够挽救病人的生命,然而因为产妇大多数都是育龄期女性,如果在术后失去生育能力,必然会导致产妇生活、心理以及生理承受巨大的伤害[5]。 (周玉芝)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