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护理杂志》 > 2007年第7期
编号:11538972
集体交流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与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07年7月1日 《中国护理杂志》 2007年第7期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729-2190(2007)7-0030-01

    交流是人与人之间交换意见、观点、情况或情感的过程[1]。它可反映人的思想、情感等,是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而集体疗法是康复医学中以集体或群体为对象而施予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2]。目前,我院已将集体交流法应用于骨科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中,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117例,男78例,女34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0岁,平均47岁。文化程度:小学11例,初中74例,高中19例,大专及以上8例。

    1.2 方法

    1.2.1 护理人员业务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集体交流健康教育的效果。交流前,专业护士收集患者有关的资料和信息,注意观察骨折病人的心理。由于骨科疾病发生有一定的突发性,患者往往会产生抑郁、悲观、愤怒、失望、自卑等异常心理特征,护士应根据具体情况给与理解和帮助,使病人产生信任感。
, http://www.100md.com
    1.2.2将同类疾病的病人集中,每次3~5人,每周1~2次,大多在探视时间进行,鼓励家属共同参与,由1~2名专业护士组织。类似的疾病经历会使病人产生一些共同的情感,通过集体交流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互相激励和支持的平台。同时由于家属的参与,使家属对病人产生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1.2.3 在交流中,护士应注意交流的技巧,以平等的姿态自如地与病人及家属沟通,良好的引导和启发患者说出自身的感受、症状及重视和关心的问题,正确的控制和引导讨论,保持积极和乐观的交流氛围。并且运用适当的工具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包括口头讲解、图文宣传、书面材料、示范训练等,增强其重返社会的信心。

    2 结果

    2.1 集体交流强化了健康教育的效果

    集体交流时,护士也是讨论小组的一员,无形中缩短了护患之间的距离,热烈而和谐的讨论氛围消除了“一对一”健康教育时患者可能产生的封闭、抵触、不信任的情绪,有利于患者接受健康教育。
, 百拇医药
    2.2 集体交流有利于患者增强康复的信心

    患者突发疾病,长期卧床,自理能力明显下降,社会角色功能退化。通过交流,增进相互了解。病友的康复使患者下意识地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配合治疗的依从性,积极地进行功能锻炼,增强重返社会独立生活的渴望。

    2.3 集体交流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

    护患关系的协调融洽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护士在交流中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疾病有关知识、注意事项等,有计划围绕患者及家属最担心、关心的问题进行宣教和讨论,不仅使护士更容易了解患者心理,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还能使患者感到护士在认真考虑他们的问题,增加了患者及家属安全感及对护士的信任。在我们制定的“集体交流后的病员满意度调查表”中,满意度达到了99%以上。

    总之,在新的护理模式下,护士的角色不仅是照顾者,而且是教育者、管理者和研究者,护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是组织开展集体交流的基础。因此,临床护士要积极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学习护理学、人文学和社会学知识,才能更好地为患者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 姚明.护患交流中应注意的技巧[J].华夏医学杂志,2005,5:692.

    [2] 桌大宏.中国康复医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388~399., 百拇医药(潘萃枝 周红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