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护理杂志》 > 2007年第11期
编号:11534553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抢救和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1月1日 《中国护理杂志》 2007年第11期
     [摘要]总结了58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抢救与护理,针对病人的临床表现为剧烈疼痛、发热、血清心肌酶学的增高,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同时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等症状时,强调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和护理措施,是减少病人痛苦和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关键词:心肌梗塞 抢救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729-2190(2007)11-0034-03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心肌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临床表现为持久性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1]。AMI是一种严重威胁着个体生命的急重症[2]。我科2004年2月至2006年2月收治AMI病人58例,现将我们对心肌梗塞病人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8例,其中男42例,女16例,年龄40~82岁,平均62.5岁;病变位于前间壁16例,广泛前壁12例,正后壁7例,下壁14例,心内膜下9例。经精心救护,治愈53例,占91.4%,死亡5例,8.6%。

    2 抢救药品及器械的准备

    当接到急诊室电话有AMI病人后,护士应迅速而有序地准备好各种抢救药品,如升压药、止痛药、纠正心律失常的药物以及强心剂、容栓剂、抗凝剂和各种急救器械,如吸引器、吸氧装置、心电监护仪及心电除颤器等并检查是否正常,以便积极配合医生及时抢救病人、减少病人痛苦和提高抢救成功率。

    3 护送心梗病人进入监护室治疗及护理

    医护人员就迅速、协调地把AMI病人送入监护室进行心电监护。护送时应避免振动,入监护室后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不良刺激。

    3.1 吸氧

    病人一旦确认为AMI,应立即给予持续高流量氧气吸入6~8L/min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38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