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学刊》》 > 2007年第8期
编号:11736527
128例副鼻窦CT平扫与X线摄片对比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1日 《中国医药学刊》 2007年第8期
     关键词 X线 CT 副鼻窦病变 诊断价值

    本文收集门诊部分疑似副鼻窦病变128例,均行X线摄片及CT平扫检查,协助临床诊断。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2001年2月1日~2006年12月30日我院门诊疑似副鼻窦病变在本科检查128例,年龄7~74岁,平均年龄26.38岁,男性37例,女性91例,男女之比 0.41:1。

    1.1 临床资料 病人多以鼻塞、头痛、头昏、流涕在门诊就医。

    1.2 检查方法 X线摄片(柯氏位;瓦氏位),CT平扫(冠状位;轴位)

    2 检查结果

    2.1 X线摄片均见副鼻窦窦腔显示,腔内可见密度增高影,粘膜增厚,水肿渗出,气化良好占98%(125/128);副鼻窦发育差,窦腔气化不佳占0.08%(1/128);副鼻窦发育正常,气化良好,无异常粘膜增厚约占1.56%(2/128)[1]。

    2.2 CT平扫可见窦腔内部结构,粘膜水肿,腔内渗出占60/%(77/128),窦壁变簿,呈气球样变占2%(3/128),上颌窦腔内类圆形软组织样变占2%(3/128),腔内类圆形软组织灶占6.3%(8/128),仅见鼻甲肥大,粘膜增厚占1.56%(2/128)[2]

    3 讨论

    3.1 副鼻窦X线摄片经济方便,对一般炎症性病变检出率高,比较实用,很适合基层医院,但对病变的性质,以及其内部结构和对周围组织影响观察不够全面,有一定局限性。

    3.2 副鼻窦CT平扫,对病变的性质以及其对周围组织的影响观察的更精确,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以及手术,但是费用相对较高。

    3.3 X线摄片对副鼻窦病变的诊断有一定局限性,但是经济实用;CT检查相对费用高,但是对病变的性质以及对周围组织的影响了解的更全面,能够为临床提供更精确的诊断。在当前大型医疗检查费用下调的情况下,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安江宇,等.218例副鼻窦摄片分析.现代医用影象学,2005,1:31.

    [2] 李果珍.临床CT诊断学.北京:中华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0:202-204., 百拇医药(赵 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