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学刊》 > 2010年第5期
编号:11958365
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http://www.100md.com 2010年5月1日 《中国医药学刊》 2010年第5期
     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4—8824(201 0)一05—0021—03

    【摘要】阿司匹林为非甾体抗炎药,具有较强的镇痛、解热、抗炎、抗血栓作用。近年发现阿司匹林还具有不少新用途,由于治疗作用的增加,临床应用也随之增多,在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不良反应,大多临床医师只考虑该药的治疗作用,而对其不良反应不够重视。本文通过对阿司匹林常见的和近几年来报道的特殊的不良反应进行归纳总结,以此能引起临床对其不良反应的重视,仅为临床合理使用阿司匹林提供参考。

    【关键词】阿司匹林;不良反应;注意事项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Aspirin),1898年上市以来广泛用于临床,到目前已应用百年,成为医药史上;大经典药物之一,至今它仍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它还具有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于是重新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将阿司匹林及其他水杨酸衍生物与聚乙烯醇、醋酸纤维素等含羟基聚合物进行熔融酯化,使其高分子化,所得产物的抗炎性和解热止痛性比游离的阿司匹林更为长效。另外,可用于儿科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小剂量阿司匹林,可防止血栓形成,临床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心房颤动、人工心脏瓣膜、动静脉瘘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近年又发现阿司匹林可减少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以及增强人体免疫力,治疗胆道蛔虫病,防治腹泻,减少白内障的发生率,防止早产等作用。临床应用范围逐渐扩大。药物药用范围越大,使用就会越平凡,不良反应就会越来越多,也往往会被忽视。本文将近年来阿司匹林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文献综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一些信息供参考。一般用于解热镇痛的剂量很少引起不良反应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56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