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1年第8期
编号:12076736
浅谈对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15日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第8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近年来发病率在不断上升,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后,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

    1临床表现

    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临床症状。常是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有时会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或咽、颈等,性质为压迫性或紧缩性疼痛,常会有胸闷、气短,也会有烧灼感,偶会伴濒死的恐惧感觉。发作时,病人常不自觉地停止原有活动,直到症状缓解,发作诱因,多是因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等,也可在饱餐、寒冷、排便等时发作。

    2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病人一旦得知患病,会本能的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其原因会有多种多样,比如社会心理应急、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吸烟饮酒等。总之病人的突出表现是焦虑、恐惧、忧虑、否认等,针对存在的这些心理因素,必须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才能使病人消除疑虑,放松自己,保持一种平和心态,便能很好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及护理,争取早日恢复健康。

    2.1焦虑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大多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呈昼夜型变化,这样的症状,就会使患者对自己患病能否治愈,常常会产生焦虑心理,特别是当心律失常频繁发作时,患者顾虑重重,心神不定,焦虑不安,睡眠欠佳,情绪低落,反反复复,这些都会使原有的病情加重,针对存有这样想法的病人,应加强沟通,拉近同病人的距离,充分了解他们的个性,讲述有关冠心病的基本知识,给予耐心的心理疏导,使其情绪稳定,能正确理解护理的要求,使其从焦虑状态中解脱出来,消除各种疑虑,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2.2紧张恐惧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恐惧心理在临床上常常表现为紧张状态,冠心病患者常在夜间发作或夜间症状加重,有的患者每到晚上睡前即开始紧张,有的患者看到抢救别的患者就紧张恐惧,有的患者看到抢救设备就精神紧张等,这些因素都会使病情加重。针对存有这种心态患者,入院后即以热情亲切的态度与之接触,用稳重娴熟得操作技术,以赢得病人的信任和好感,或主动介绍病室环境和抢救设备,同时,运用暗示、说服、示范等方法,让患者学会放松自己的注意力,消除紧张心理因素,并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使其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及护理,达到健康为目的。

    2.3忧虑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忧虑心理在临床上,表现为对未来事件及其结果的担忧,多见于缓解和恢复期的病人,这类患者担心冠心病复发,担心出院后病情发作得不到及时治疗和照顾,有的患者愿意让一直负责他的医生治疗,担心更换医生后,不了解病情而延误治疗,针对这种心理,我们制定护理措施,加强有关疾病知识的宣传教育,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掌握冠心病的发病原因,治疗休养中的注意事项,及自我保健自我救护等知识,在患者出院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说明患者病情好转,缓解期只要耐心坚持治疗,定期随诊复查,精神开朗,查明并避免诱发因素,就可减少或不再发作。同样能延年益寿。

    2.4否认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有的患者不承认自己有病或病情加重,对可能发生的严重后果,缺乏思想准备,相信自己的身体会抵抗所有疾病,或者根本不相信以往健壮的身体会得病,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主动地,有分寸地把病情和医生的诊断,循序渐进的告诉患者,使患者认识疾病的程度,通过一段时间的心理的疏导,使患者承认患病,同时讲解病情,介绍当前冠心病的研究进展,明确指出冠心病不是不治之症,回避只能对自己不利,同时结合本科室的一些冠心病治愈的实例现身说法,请病情缓解的患者介绍自己在治疗过程中的切身体会,以增强患者的信心,使患者认清疾病,勇于面对所患疾病,积极治疗疾病,能缩短住院时间。

    3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

    通过对冠心病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教会患者自我护理的知识和技术,有助于患者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控制疾病的发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其功能恢复和身心的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患者及家属对护士有了信任感,缩短了护患距离,加深了护患感情,提高了患者的保健意识和生存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百拇医药(包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