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抗凝剂EDTA-K2的使用
【摘要】EDTA-K2具有对红、白细胞形态影响极小,并可抑制血小板在体外的聚集等优点,目前临床已广泛应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剂进行血细胞计数,但在工作发现能引起血小板不正常的粘附、聚集,导致血小板结果假性减少,造成对检验结果的偏差,极易误诊,而且使患者承受不必要的进一步检查,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及痛苦,应引起同行们的注意。
【关键词】血小板;抗凝剂;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假性减少
将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作为血细胞计数的抗凝剂,临床已用多年。最近我们在血常规检验中发现1例由EDTA—K2抗凝剂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典型病例。现介绍如下。
1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47岁,曾于12年前行阑尾根除术,2008年5月起腹部不适,时常月经量过多;2009年5月因月经量过多来院就诊。实验室检查:①无肝、脾、淋巴结肿大,无出血点及瘀斑;②心电正常;③超声:宫体增大,宫区可见多个低回声结节,较大者大小约5.5cm×5.3cm,边界尚清,周边可见血流,子宫内膜不厚,子宫多发肌瘤。④血常规:白细胞(WBC)4.42×109/L、血红蛋白(Hb)108g/L、血小板(PLT)15×109/L;妇科要求复查血小板。我科临检室用SYSMEX血细胞分析仪对该患EDTA—K2抗凝的真空采血管采集德静脉血,进行细胞计数,结果PLT17×109/L,以上试验均按仪器使用说明书及全国《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要求进行,排除抽血和实验中的操作误差、仪器故障。诊断:①子宫多发肌瘤;②血小板偏低,入院择期手术治疗。
, 百拇医药
入院后请血液科会诊,并查①凝血酶原时间(PT)10.0s、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22.9s、凝血酶时间1.6s(TT)、纤维蛋白原(Fbg)2.4g/L、D-二聚体(D—Dimer)0.244mg/L;②网织红细胞(RC)1.5%、血涂片中血小板呈“卫星现象”;③骨穿结果显示:骨髓增生活跃,粒红两系比例及形态未见异常,巨核系全片共见巨核69个,分类25个,其中幼稚巨核2个,颗粒巨核20个,产板巨核2个,裸核1个,血小板散在及成堆易见;④免疫: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梅毒检测(RPR)、艾滋病毒检测(HIV)、抗链-ASO、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12RP)、抗核抗体(ANA)、核抗原抗体(ENA)均为阴性;红细胞沉降率(ESR)均正常;甲状腺系列均正常。⑤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癌相关抗原CAl53正常;⑥狼疮细胞(-)。
2治疗方案
为提升血小板输同血型血小板8个单位,静点过甲强龙、丙种球蛋白和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特比奥)等。但血小板均无起色。
, 百拇医药
3实验室建议
在此种情况下我科临检室建义改用枸橼酸钠抗凝剂为该患者检查血常规为PLT264×109/L;按全国《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要求进行草酸胺法人工计数PLT254×109/L。后多次用枸橼酸钠凝剂或人工计数查血常规,血小板均在(223~286)×109/L范围内。
4讨论
临床上引起血小板偏低原因很多,该患者入院后经血液科会诊及检查结果显示凝血系列正常除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引起消耗性血小板降低性疾病;肝脾未及、网织红细胞、骨穿结果显示无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脾功能亢进、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PT)、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伴血小板减少(Evans综合征)等存在;乙肝、梅毒、艾滋;抗链-ASO、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CRP)、抗核抗体(ANA)、红细胞沉降率(ESR)、狼疮细胞、甲状腺系列正常均排出上述原因引起血小板减少。
, 百拇医药
该患者血涂片瑞氏染色后发现“血小板卫星现象”是引起血小板技术减少直接原因。“血小板卫星现象”是偶见于EDTA-K2抗凝血中,血小板黏附、围绕于中性粒细胞(或偶尔黏附于单核细胞)的现象,系EDTA和白细胞表面的IgG或Fc片段相互作用、非特异性结合血小板表面的GPⅡb/Ⅲs所致,虽与疾病和药物无关,这些粘附、围绕于中性粒细胞的血小板被误计为白细胞,造成血小板假性减少[4],由于“血小板卫星现象”造成血小板计数减少,可采取草酸胺法血小板计数纠正,有文献报道用橘掾酸盐抗凝可消除此现象[5]。
由于EDTA对血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影响很小,抑制血小板在体外聚集,使血小板均匀呈单个颗粒悬浮于血液中,血细胞计数仪是根据血小板的体积大小、通过微孔时产生的脉冲数计数的,当血小板聚集成较大颗粒时,仪器只识别颗粒大小而不能去辨别颗粒性质,致使多个血小板被当成单个计数,或被误认为小红细胞而不纳入血小板计数范围,使血小板计数减低。也有学者曾报道EDTA依赖性假性PLT减少(EDTA-dependent pseudothrombocytopenia,EDTA-PTCP)。在此提醒临床实验室同行们一旦临床发现此类事件应作以下检查:①末梢血涂片观察血小板分布及形态;②草酸胺法人工计数;③改换抗凝剂进行血细胞计数。避免此类事件减少患者承受不必要的进一步检查,减少患者不必要的医疗费用及痛苦。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窦心灵,何贵山,朱建敏,等.EDTA—K2抗凝剂导致血小板假性减少l例报道[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5,9(1):77.
[2] 涂传清,吴建曾,赵锦,等.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l例[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6,19(4):246-247.
[3] 熊立凡,刘成玉.临床检验基础[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69.
[4] 周小棉,邹晓.假性血小板症研究进展[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7,30(9):1065.
[5] 迟林.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假性减低2例[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2(11B)., http://www.100md.com(时刚)
【关键词】血小板;抗凝剂;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假性减少
将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作为血细胞计数的抗凝剂,临床已用多年。最近我们在血常规检验中发现1例由EDTA—K2抗凝剂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典型病例。现介绍如下。
1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47岁,曾于12年前行阑尾根除术,2008年5月起腹部不适,时常月经量过多;2009年5月因月经量过多来院就诊。实验室检查:①无肝、脾、淋巴结肿大,无出血点及瘀斑;②心电正常;③超声:宫体增大,宫区可见多个低回声结节,较大者大小约5.5cm×5.3cm,边界尚清,周边可见血流,子宫内膜不厚,子宫多发肌瘤。④血常规:白细胞(WBC)4.42×109/L、血红蛋白(Hb)108g/L、血小板(PLT)15×109/L;妇科要求复查血小板。我科临检室用SYSMEX血细胞分析仪对该患EDTA—K2抗凝的真空采血管采集德静脉血,进行细胞计数,结果PLT17×109/L,以上试验均按仪器使用说明书及全国《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要求进行,排除抽血和实验中的操作误差、仪器故障。诊断:①子宫多发肌瘤;②血小板偏低,入院择期手术治疗。
, 百拇医药
入院后请血液科会诊,并查①凝血酶原时间(PT)10.0s、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22.9s、凝血酶时间1.6s(TT)、纤维蛋白原(Fbg)2.4g/L、D-二聚体(D—Dimer)0.244mg/L;②网织红细胞(RC)1.5%、血涂片中血小板呈“卫星现象”;③骨穿结果显示:骨髓增生活跃,粒红两系比例及形态未见异常,巨核系全片共见巨核69个,分类25个,其中幼稚巨核2个,颗粒巨核20个,产板巨核2个,裸核1个,血小板散在及成堆易见;④免疫: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梅毒检测(RPR)、艾滋病毒检测(HIV)、抗链-ASO、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12RP)、抗核抗体(ANA)、核抗原抗体(ENA)均为阴性;红细胞沉降率(ESR)均正常;甲状腺系列均正常。⑤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癌相关抗原CAl53正常;⑥狼疮细胞(-)。
2治疗方案
为提升血小板输同血型血小板8个单位,静点过甲强龙、丙种球蛋白和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特比奥)等。但血小板均无起色。
, 百拇医药
3实验室建议
在此种情况下我科临检室建义改用枸橼酸钠抗凝剂为该患者检查血常规为PLT264×109/L;按全国《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要求进行草酸胺法人工计数PLT254×109/L。后多次用枸橼酸钠凝剂或人工计数查血常规,血小板均在(223~286)×109/L范围内。
4讨论
临床上引起血小板偏低原因很多,该患者入院后经血液科会诊及检查结果显示凝血系列正常除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引起消耗性血小板降低性疾病;肝脾未及、网织红细胞、骨穿结果显示无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脾功能亢进、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PT)、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伴血小板减少(Evans综合征)等存在;乙肝、梅毒、艾滋;抗链-ASO、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CRP)、抗核抗体(ANA)、红细胞沉降率(ESR)、狼疮细胞、甲状腺系列正常均排出上述原因引起血小板减少。
, 百拇医药
该患者血涂片瑞氏染色后发现“血小板卫星现象”是引起血小板技术减少直接原因。“血小板卫星现象”是偶见于EDTA-K2抗凝血中,血小板黏附、围绕于中性粒细胞(或偶尔黏附于单核细胞)的现象,系EDTA和白细胞表面的IgG或Fc片段相互作用、非特异性结合血小板表面的GPⅡb/Ⅲs所致,虽与疾病和药物无关,这些粘附、围绕于中性粒细胞的血小板被误计为白细胞,造成血小板假性减少[4],由于“血小板卫星现象”造成血小板计数减少,可采取草酸胺法血小板计数纠正,有文献报道用橘掾酸盐抗凝可消除此现象[5]。
由于EDTA对血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影响很小,抑制血小板在体外聚集,使血小板均匀呈单个颗粒悬浮于血液中,血细胞计数仪是根据血小板的体积大小、通过微孔时产生的脉冲数计数的,当血小板聚集成较大颗粒时,仪器只识别颗粒大小而不能去辨别颗粒性质,致使多个血小板被当成单个计数,或被误认为小红细胞而不纳入血小板计数范围,使血小板计数减低。也有学者曾报道EDTA依赖性假性PLT减少(EDTA-dependent pseudothrombocytopenia,EDTA-PTCP)。在此提醒临床实验室同行们一旦临床发现此类事件应作以下检查:①末梢血涂片观察血小板分布及形态;②草酸胺法人工计数;③改换抗凝剂进行血细胞计数。避免此类事件减少患者承受不必要的进一步检查,减少患者不必要的医疗费用及痛苦。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窦心灵,何贵山,朱建敏,等.EDTA—K2抗凝剂导致血小板假性减少l例报道[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5,9(1):77.
[2] 涂传清,吴建曾,赵锦,等.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l例[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6,19(4):246-247.
[3] 熊立凡,刘成玉.临床检验基础[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69.
[4] 周小棉,邹晓.假性血小板症研究进展[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7,30(9):1065.
[5] 迟林.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假性减低2例[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2(11B)., http://www.100md.com(时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