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1年第16期 > 正文
编号:12134307
基于膝关节镜术后冷敷镇痛的效果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1年8月15日 侯碧浩 杨景帆
第1页

    参见附件(2094KB,2页)。

     【摘要】 目的:通过对膝关节镜术后患者进行膝关节镜冷敷镇痛治疗,分析和总结出该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将于2007.03-2010.03入住我院骨科的130名膝关节镜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剔除了10例,有效病例为120例),将上述患者随机性地分为Ⅰ、Ⅱ两组,每组为60例。患者回到病房之后,及时地用弹力绷带进行包扎,并使用冰袋进行冷敷镇痛。Ⅰ组患者在48小时之内进行间断性地冷敷镇痛(平均为6小时一次,即在48小时一共间断性地冷敷了8次);Ⅱ组为在48小时之内进行持续性地冷敷。在这其中,所使用到的一种方法为VAS法(视觉模拟评分法)。时间选取点为6个,即2h、4h,8h,12h,24h以及48h,对上述6个时间点,运用VAS法进行冷敷镇痛效果的评判。结果:将术后48小时伤口引流量、关节腔穿刺抽液次数以及直腿的抬高时间三个指标进行比较,经过两组数据的t检验以及检验,最终由二者所计算的值可以得出P>0.05,这就是说二者的差异性并无统计学意义;运用VAS法可知,膝关节镜术后冷敷镇痛效果Ⅰ要明显地低于Ⅱ组(除了2h、24h点P>0.05之外,其他点P均小于0.05)。结论:膝关节镜术后进行持续性地冷敷镇痛,效果比间断性地冷敷镇痛要好。因此,在实际的膝关节镜术后镇痛时,应该提倡的是对患者伤口处进行持续地冷敷,这样疗效更佳,能够有效减轻关节肿胀、疼痛,便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关键词】 膝关节镜;术后;冷敷;镇痛;效果

    目前,随着医务工作者地不断探索和研究,他们发现,对于膝关节镜患者术后镇痛,可以用冷敷的方法对患者的疼痛进行遏制。关于冷敷的具体原理其实很简单,即在患者伤口上面进行持续性地冷敷,可以促使微血管发生收缩,降低了微血管的通透性能,使得患者伤口的出血量减少,神经传导速率减小,对局部的末梢神经进行麻痹,降低了组织的温度以及组织内部细胞代谢的速率与代谢量,具有止血、镇痛以及消肿等作用,而且经过临床证明,冷敷镇痛的效果十分明显,而且还是经济、实用的一种促进膝关节功能迅速恢复的治疗方法,能够避免药物治疗所带来的副作用和防止患者产生药敏性以及抗药性等不良的症状[1,2]。目前,冷敷镇痛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术后康复护理之中,其中膝关节镜术后冷敷镇痛就是一个实际的应用,冷敷的时间一般均在0-48小时不等,也有超过48小时的。下文将于2007.03-2010.03入住我院骨科的130名膝关节镜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冷敷镇痛的方法进行镇痛(其中剔除了10例,有效病例为120例),现将报告结果公布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于2007.03-2010.03入住我院骨科的130名膝关节镜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上述130名患者进行术后冰袋持续冷敷,目的是为了能够最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的关节肿痛以及各种疼痛等。在这130名术后患者中,按照如下的三个标准进行了剔除:(1)手术之后住院天数没有满3天就出院的患者(本组患者中有3例);(2)韧带进行重建的患者(本组患者中有2例);(3)对冷敷治疗有抗性者或是不适者,住院包括周围血管障碍、高血压、糖尿病、中风患者以及风湿病;且由雷诺氏现象者、某些血管炎或免疫低下者;对冷特别敏感者:肢端冷敷后产生缺血现象以及对冷忍受度低者等(本组患者中5例)。通过上述三个标准的剔除,最终得到120例有效患者,将上述患者随机性地分为Ⅰ、Ⅱ两组,每组为60例。患者回到病房之后,及时地用弹力绷带进行包扎,并使用冰袋进行冷敷镇痛。下表1显示了上述两组的患者的基本情况,通过计算可知,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两组膝关节镜患者基本资料对比(2007.03-2010.03)

    1.2方法

    1.2.1冷敷方法

    将于2007.03-2010.03入住我院骨科的130名膝关节镜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剔除了10例,有效病例为120例),将上述患者随机性地分为Ⅰ、Ⅱ两组,每组为60例。患者回到病房之后,及时地用弹力绷带进行包扎,并使用冰袋进行冷敷镇痛。Ⅰ组患者在48小时之内进行间断性地冷敷镇痛(平均为6小时一次,即在48小时一共间断性地冷敷了8次);Ⅱ组为在48小时之内进行持续性地冷敷。在这其中,所使用到的一种方法为VAS法(视觉模拟评分法)。时间选取点为6个,即2h、4h,8h,12h,24h以及48h,对上述6个时间点,运用VAS法进行冷敷镇痛效果的评判。患者回病房后即予弹力绷带包扎伤口,取冰袋2个(采用塑料袋装0.9%氯化钠250ml,放置于~18℃冰箱中12 h),放人马蹄形布袋中,分别敷于膝关节两侧,待冰块融化后即更换,注意防止冻融水污染伤口。

    1.2.2观察指标

    镇痛效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评定[3],将疼痛由弱到强分为lO分。0为完全无痛,10为最严重疼痛。患者于术后2h、4h,8h,12h,24h以及48h在VAS评定尺上的相应位置上画圈记录疼痛程度,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1.2.3统计学方法

    对于数据的处理,主要使用的软件为SPSS13.0以及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对于数据的表示均以“x±s”为形式,对两组间的数据进行t检验以及检验,通过上述检验计算的值,求出表征统计学意义的系数P,若P<0.05则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若P>0.05则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将术后48小时伤口引流量、关节腔穿刺抽液次数以及直腿的抬高时间三个指标进行比较,经过两组数据的t检验以及检验,最终由二者所计算的值可以得出P>0.05,这就是说二者的差异性并无统计学意义;运用VAS法可知,膝关节镜术后冷敷镇痛效果Ⅰ组要明显地低于Ⅱ组(除了2h点P>0.05之外,其他点P均大于0.05)。下表2显示了用VAS法对二组的评分情况进行比较。

    表2两组膝关节镜术后冷敷镇痛VAS评分的比较(2007.03-2010.03)

    (注:在2h*点处,P=0.31>0.05,这说明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冷敷的时间较短,两者在冷敷镇痛效果方面没有差异性)

    3结论

    目前,随着医务工作者地不断探索和研究,他们发现,对于膝关节镜患者术后镇痛,可以用冷敷的方法对患者的疼痛进行遏制。关于冷敷的具体原理其实很简单,即在患者伤口上面进行持续性地冷敷,可以促使微血管发生收缩,降低了微血管的通透性能,使得患者伤口的出血量减少,神经传导速率减小[4,5],对局部的末梢神经进行麻痹,降低了组织的温度以及组织内部细胞代谢的速率与代谢量,具有止血、镇痛以及消肿等作用,而且经过临床证明,冷敷镇痛的效果十分明显,而且还是经济、实用的一种促进膝关节功能迅速恢复的治疗方法,能够避免药物治疗所带来的副作用和防止患者产生药敏性以及抗药性等不良的症状。目前,冷敷镇痛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术后康复护理之中,其中膝关节镜术后冷敷镇痛就是一个实际的应用,冷敷的时间一般均在0-48小时不等,也有超过48小时的。膝关节镜术后进行持续性地冷敷镇痛,效果比间断性地冷敷镇痛要好[6,7]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94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