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疗效观察
第1页 |
参见附件(2088KB,2页)。
【摘要】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方法:将128例 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治疗组,中医组和
对照组各42例、观察疗效和面肌功能。结果:三组之间功能恢复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疗效确切值的推广
【关键词】 针刺;针灸;西药穴位注射;面肌功能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编写的《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①病前常有受凉、受潮、吹风史。少数患者于病前几天可耳后、耳内疼痛或面部不适等到前驱症状。②急性或亚急性发病,出现一侧(偶为双侧) 周围性面瘫,可伴有舌前2/3 味觉障碍,少数可有耳鸣、听觉过敏或耳郭疱疹等。③已排除其它原因所致的周围性面瘫;④肝、肾及心脏功能基本正常,心电图大致正常;
1.2 排除标准:排除腮腺肿瘤、听神经瘤术后、颅底骨折、面神经核病变引起的周围性面瘫。不能按要求完成治疗或间隔超过1周者;合并眼肌麻痹及合并中枢性面瘫。
1.3 剔除标准:(1)违反本临床试验方案者;不按规定时间和疗程用药者;(2)因不良事件,必须停止研究者;(3)无不良事件,但因其他原因(中途失访、病人要求退出研究、并发其他疾病等)而中断治疗者,作为脱落者。
2 一般资料
2.1 我院自2007年到2011年共收治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136例排除颅脑病变 外伤,耳源性,腮腺病变 格雷巴例综合症等面瘫,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分为A组 电针+针灸+强的松 B组电针+针灸+强的松+穴位注射 c组对照组A 组 男性28例 女性24例年龄8-66 ,病程最短1天 ,最长130天,左侧患者24例,右侧20例;B组男性25例,女性19例,年龄8-56岁,疗程1-50天,左侧26例,右侧18例;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18例,年龄最小9岁,最大64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170天,左侧18例,右侧26例,3组患者年龄,疗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临床表现
周围性面瘫是指由面神经核团或其下的面神经各段损害所致的面神经瘫痪,以面部表情肌的瘫痪为显著特征,出现提额、皱眉、加深鼻唇沟、噘嘴和露齿等动作的困难,静态时患侧额纹不明显,眉毛和上睑下垂,鼻唇沟浅平,嘴角低垂,鼻嘴因肌张力弱被拉向健侧,它占面瘫发病总数的73%,每年发病率为0.2%,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无性别差异,以单侧多见,双侧同时发生者少见(占周围性面瘫的0.3%~2%。
2.3 治疗方法
A组电针+针灸+强的松 B组 电针+针灸+强的松+穴位注射C组 强的松+穴位注射
2.4 面肌功能判断
1面神经功能评分总分=神经动态观评分-神经静态观评分-发症评分。面神功能评分满分为50分。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Ⅰ级:面神经功能正常,面神经功能评分在47~50分之间;Ⅱ级:轻度/轻症面瘫,面神经功能评分在35~46分之间;Ⅲ级:中度/中症面瘫,面神经功能评分在25~34分之间;Ⅳ级:中重度/中重症面瘫,面神经功能评分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V 级:重度/重症面瘫,面神经功能评分在14 分以下。
2.5 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判断:疗效评定标准:痊愈:经治疗后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8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