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1年第17期 > 正文
编号:12132286
结肠癌致肠梗阻的CT诊断
http://www.100md.com 2011年9月1日 袁海文 许继姣等
第1页

    参见附件(2136KB,2页)。

     【摘要】目的:探讨结肠癌所致肠梗阻的CT诊断的优越性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2例经腹部CT检查证实为结肠癌引起的肠梗阻患者的CT资料,就32例患者的CT及腹部平片的病理表现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的32例结肠癌引起的肠梗阻患者中,根据材料判断肠梗阻的有无,判断肠梗阻的病因。32例患者在CT上都发现有肠壁增厚和肠腔狭窄、肠腔内软组织肿块影的表现, 有2例发现缺血性结肠炎。结论:通过CT检查,能够对结肠癌引起的肠梗阻,进行有效的原因、部位、程度的诊断,为治疗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关键词】结肠癌;肠梗阻;CT

    结肠癌是一种消化道常见的恶性癌肿,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方式的提高,其发病率表现为上升趋势,成为在我国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的第三大癌症。结肠癌在美国的肿瘤疾病致死率中排名第2位,疾病死亡率的排名为第3位,在临床上约有8%到23%的患者的首发症状表现为肠梗阻。以往主要依靠腹部X线来检查诊断肠梗阻,但是有20%到52%的腹部平片不能进行肯定的诊断,同时不能诊断出造成梗阻的原因。随着近年来CT的广泛应用以及其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螺旋CT在医学上的应用,使CT在肠梗阻的诊断中呈现出日趋重要的作用[1]。本文通过对64例证实为结肠癌引起肠梗阻病例的腹部平片以及其CT检查资料的分析,探讨CT在诊断结肠癌引起肠梗阻中的作用和优势。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证实为结肠癌引起肠梗阻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在20岁到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2岁。32例病例全部进行了腹部平片和CT检查。病例的临床表现有腹胀、腹痛、呕吐、排气、肛门停止排便等;其中,部分病例出现压痛和反跳痛等症状,同时有些表现有可见肠型和听诊肠鸣音亢进等症状。

    1.2CT检查技术使用普通X线投照机、GE Hispeed CT机对32例病例进行检查。要求于吸气后一次屏气扫描,对患者进行腹部立卧位平片检查以及腹盆部常规的CT扫描。扫描的参数为:层厚、层距都为l0mm,必要时进行5mm的薄层扫描同时延迟扫描;对比剂增强为国产的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100ml,注射时速度要求为1.至2.0ml每秒。

    2结果

    提取的32例病例都被证实为结肠癌引起肠梗阻。其中,探查出梗阻部位在结肠脾曲的为2例,在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处的为1例,在横结肠的为2例,在直肠的为2例,在结肠肝曲的为3例,在升结肠的为4例,在降结肠、乙状结肠交界的为4例,在盲肠或回盲部的为5例,在乙状结肠的为9例。

    2.1腹部平片的结果

    提取的32例病例通过其腹部平片,都不能明确的显现出引起梗阻的癌肿的形态大小、肠腔狭窄的范围和程度以及肠壁的增厚。通过腹部平片,可以看到本组有23例出现一般性结肠的机械性肠梗阻。23例中有1例没有出现小肠扩张积液的现象;7例表现有小肠梗阻的改变,1例没有梗阻的表现;机械性肠梗阻的诊断率为93.8%。本组腹部平片发现有盲撑综合征的为4例,盲肠孤立性囊状扩张的为5例.本组腹部平片发现有l例出现气腹,l例出现腹膜炎改变。

    2.2腹部CT检查的结果

    腹部CT检查的结果能够显示出癌肿的直接征象。

    (1)直接征象

    图1

    32例病例全都显示出了癌肿的狭窄段的形态大小及其范围(图1)。其中不同长度的例数分别为:2cm到3cm之间有1例,3cm到4cm的有11例,4cm到5cm有12例,5cm到6cm有5例,6cm以上有3例(其中9cm到10cm之间有1例),32例病例的平均长度为4.56cm;肠壁的厚度在0.72cm到4.51cm之间,平均值为l.82cm。

    图2图3

    如图2、3所示,本组有4例患者出现“肩征”(图2)的症状,有6例患者出现“袖口征”(图3)的症状。

    图4

    3例出现了癌肿对周围的脏器和组织侵犯的状况(图4)。

    (2)间接征象

    32例盲肠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其中有27例有较为显著的扩张。

    图5

    本组有27例病例表现出一般结肠的机械性肠梗阻,其余5例仅有小肠梗阻的改变。

    2例出现缺血性结肠炎(图5),其中l例同时伴有肠壁内积气的出现。

    (3)并发症表现

    本组有l例表现有气腹,1例表现有肠系膜上静脉栓塞,2例表现有淋巴转移,3例表现有肝转移,6例表现有腹膜炎。

    3讨论

    癌性肠梗阻是结肠癌在中晚期常出现的并发症,临床上一般要依靠需手术治进行疗。以往依据腹部平片对结肠癌所引发的肠梗阻的诊断率相对较低,而应用CT对梗阻进行诊断,可以明确造成梗阻的原因以及其程度,对了解发病的缓急和发症的有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通过CT,能够更加明确梗阻发生的具体位置、性质、狭窄肠腔的长度以及肠壁增厚的程度。本组32例患者的CT诊断的准确率为100%,与腹部平片相比具有更好的直接性、准确性以及及时性。与腹部平片的诊断相比较,CT检查不仅可以诊断出有无梗阻的发生,还可以明确地诊断出梗阻发生的部位、性质及其程度,并能够准确的显示出肿块及其周围的组织脏器的并发症的状况[3]。此外,随着近年来,多排螺旋CT技术的不断发展,能够为临床提供更加准确的肿瘤性梗阻的实际情况,从而帮助在临床确定手术的方法和时间,并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

    现今,CT扫描已成为诊断肿瘤性肠梗阻的重要方法, 用于对梗阻进行定位、定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3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