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医食疗对人体的调理作用
中医对食疗的作用,历来给以高度评价。战国时的名医扁鹊曾说:“……君子有疾,期先命食以疗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宋代《太平圣惠方》称:“夫食内排邪而安脏腑,清神爽志以资血气。若能用食平疴、适情遣病者,可谓上工矣!”元代张子和也感慨颇深地说:“善用药者,使病者而进五谷者,真得补之道也。”用饮食来防治疾病究竟有哪些优点呢?用清代医学家王孟英的话说,就是以食物作药用“极简易,性最平和,味不恶劣,易办易服”(《随息居饮食谱》)。将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观点综合起来看,食疗的作用大致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1补充营养物质的不足
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中医统称之为“五谷精微”。关于各种食物的功用,《素问•脏气法时论》中早有论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实际上是根据每一类食物的营养特点确定了它们对人体的作用。只有这样配合,才能保证人体的营养平衡。
针对营养缺乏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和补给食品,是食疗的重要原则之一。如蛋白质缺乏可增加瘦肉、蛋类、豆类;能量缺乏可增加淀粉类食物;维生素、矿物质缺乏可增加水果和蔬菜等。具体地来说,如谷皮、麦麸防治脚气病,海带防治甲状腺肿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8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