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1年第17期 > 正文
编号:12132511
低白蛋白血症对心衰患者长期病死率的影响(1)
http://www.100md.com 2011年9月1日 郭 炜 王肖龙等
第1页

    参见附件(2746KB,2页)。

     【摘要】目的 探讨低白蛋白血症对慢性心衰3年病死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06年至2007年在我科住院、符合入选条件的所有患者的资料,并进行长达3年的随访,观察入院时血浆白蛋白水平、肌酐、血红蛋白、LVEF以及年龄、性别、感染等指标对患者3年死亡率的影响。结果: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病死组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而肌酐、LVEF、年龄、性别及是否合并糖尿病,在存活组与病死组也存在着显著差异。以存活、病死为因变量,将以上因素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后发现,调整以上因素后,病死组白蛋白水平仍显著低于存活组。结论:低白蛋白血症是心衰长期病死率升高的独立预测因子。

    【关键词】慢性心衰;长期病死率;低白蛋白血症

    近年来,尽管β受体阻滞剂和ACEI类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已经明显改善了心衰预后包括病死率的下降,心衰依然是人类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而且,其发病率不断升高,长期生存率与癌症基本相当[1]。2003年我国心力衰竭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在35-74岁人群中,心力衰竭的患病率为0.9%,按此比例计算,我国35-74岁人群中,约有心力衰竭患者400万人[2],成为个人、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

    过去我们在国内首先报道了低白蛋白血症可增加慢性心衰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死率[3],然而,低白蛋白血症对国人心衰长期预后尤其是全因性病死率的影响,一直未见报道。

    通过对在2006年-2007年因慢性心衰加重而住入我科的患者进行长达3年的随访,对于以上命题,本文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1资料与研究方法

    1.1心衰诊断标准:诊断按Framingham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心功能分级按纽约心脏病学会标准(NYHA)

    1.2病例的入选与排除:入选患者均符合Framingham充血性心衰诊断标准,且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Ⅳ级,最短病程≥半年。入选患者均排除恶性肿瘤、原发性血液病史,除外原发性慢性肝脏、肾脏疾病史,除外晚期肾衰,除外入院前半年内大出血、急性心梗或心肌炎病史,除外合并慢阻肺患者。低白蛋白血症的定义标准为<35g/L。

    1.3数据采集:包括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肌酐、血压、心超在内的研究数据均采用入院后第一次检验的结果。

    1.4统计学分析:对于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连续性变量,以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对于可能影响患者病死率的其它变量与血浆白蛋白水平的关系,采用双因素相关分析法以检测它们之间的相关性。随后,再以Logistic回归法计算各观察变量对患者病死率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时,将存活设为0,病死设为1以使存活、病死称为连续性变量;对于性别及是否合并感染、糖尿病史等计数变量,分别采取类似的方式以使计数资料转化计量数据。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完成以上运算。

    2结果

    2.1入选病例一般情况:入选病例为本院心内科2006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入院的所有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共有合格病例324人,因其中3例失随访,故实际观察病例为321人,其中,年龄最大94岁,最小30岁;男性173例,女性148例;冠心病16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 名99例,扩心病27例,瓣膜性心脏病26例,其他(含成人先心病、肥厚型心肌病等)9例;合并低白蛋白血症者92例。除随访期间死亡,每个患者随访3年时间,住院期间发生的死亡计入总死亡事件。观察期间共发生死亡53例,总病死率为16.5%(53/321),其中,男性患者死亡40例,女性患者死亡13例,其病死率分别为23.1%与8.8%。从住院开始观察、随访并记录患者的生存情况,住院期间死亡21例,出院随访期间死亡32 例。3年观察期间重复入院者只以观察期间第一次入院时数据作为计算依据。感染计算包括住院期间及随访阶段所发生的肺部感染。

    表1病死组与存活组部分临床与实验室数据比较

    参数总体病死存活

    病例数

    年龄

    男性患者

    糖尿病

    收缩压

    舒张压

    Hb

    Cr

    TCh

    LDL-C

    HDL-C

    LAD

    LVEDD

    LVEF

    白蛋白

    尿酸

    感染321

    74.58±11.48

    53.89%

    29.28%

    135.87±24.10

    78.01±12.09

    126.97±19.20

    101.62±35.47

    4.23±1.17

    2.66±1.17

    1.18±0.31

    42.82±8.56

    51.71±8.22

    54.29±12.16

    36.62±4.79

    394.17±120.87

    31.15%53

    78.20±8.58

    75.47%

    36.62%

    133.76±29.24

    74.26±11.85

    123.81±24.42

    124.49±41.95

    4.23±1.02

    2.74±0.76

    1.15±0.25

    46.19±7.43

    56.60±10.48

    46.59±14.44

    33.09±5.97

    420.0±150.81

    50.94%268

    73.87±11.85**

    49.63%**

    27.24%**

    136.29±23.0

    78.75±11.02*

    127.60±17.98

    97.10±32.26**

    4.23±1.20

    2.64±0.68

    1.18±0.32

    42.15±8.62**

    50.74±7.35**

    55.81±11.06**

    37.32±4.20**

    389.06±113.67

    27.23%**

    注: 1, 病死组与存活组相比,*表示P<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74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