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1年第21期 > 正文
编号:12153672
复方丹参滴注液配伍黄芪治疗羊水过少的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1日 王庆红 马柯
第1页

    参见附件(2135KB,2页)。

     【摘要】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注液配伍黄芪对羊水过少治疗效果。方法:将孕周在28-34周晚期妊娠的60 例羊水过少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孕妇常规治疗相同,观察组加用复方丹参滴注液和黄芪注射液治疗。所有孕妇治疗前、治疗中、治疗结束后分别以多普勒超声检测羊水指数(AFI)、脐动脉血流动力及S/D值变化以及对早产、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及体重的影响. 结果:治疗后,两组AFI均明显提高(P<0.01),而观察组S/D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为26% ,对照组剖宫产率为36% ;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提高AFI值,降低S/D值,改善新生儿出生情况,增加新生儿体重方面,复方丹参滴注液配伍黄芪注射液治疗羊水过少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 羊水过少;复方丹参滴注液;中药疗法;黄芪

    目前,羊水过少原因不明,主要认为与循环障碍,胎盘功能减退等有关,若不积极进行干预将严重影响围产儿的预后。作者对30例妊娠期羊水过少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注液和黄芪注射液治疗,观察羊水过少孕妇用药用药前后血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并就其影响及临床意义作一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 2008 年 3 月~ 2011年 6 月来我院产检及分娩的孕周在28周-34周晚期妊娠孕妇60 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30 例,两组均为单胎。排除胎儿畸形,无胎膜早破,无妊娠并发症及内外科合并症,两组孕妇在年龄、孕产次、孕龄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以羊水指数≤8cm作为诊断羊水过少的临界值,以< 5cm作为诊断羊水过少的绝对标准。

    1.3 治疗方法

    观察组:给予复方丹参滴注250ml,5%250葡萄糖注射液+黄芪注射液30ml, 5%500葡萄糖注射液+维生素C2.0克,林格氏液1000ml静点,1次/日,7日为一疗程,治疗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5%500葡萄糖注射液+维生素C2.0克,林格氏液1000ml静点 ,1次/日,7日为一疗程,治疗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两组孕妇每日计数胎动3次,妊娠30周后进行胎心监护,1次/日,了解胎儿宫内情况。于治疗前1天与治疗后第8天分别测羊水指数(AFI),以AFI>8cm者为治疗有效,同时用彩色超声系统监测脐血流S/D。此后每周超声监测羊水指数及脐血流、NST至妊娠终止,并追踪观察结果,以羊水指数≥8cm为有效,同时记录早产、分娩方式、新生儿体重、新生儿窒息的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使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中AFI值,S/D值,新生儿体重比较都以(x±s)表示。AFI值、S/D值、新生儿体重比较均采用t检验,新生儿窒息、早产率、剖宫产率比较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AFI、S/D比较,见表1,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AFI均值明显升高(P<0.01),S/D值均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治疗后AF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S/D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2 两种治疗方法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见表2 。观察组剖宫产率 26%:对照组剖宫产率36% 。两组剖宫产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新生儿平均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2.3 对胎儿影响 两组均无新生儿死亡,畸形或残疾发生。

    3 讨论

    羊水过少可以发生在妊娠的任何时期,早中期羊水过少多系胎儿畸形所致,往往以流产而告终。临床上发现羊水过少多在28周以后,是一种妊娠晚期的并发症,与高危儿,高危妊娠及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有密切关系,故治疗越早越好,尽量在孕28周~34周开始。近年来羊水过少发生较前增多,尤其是妊娠晚期单纯羊水过少较前明显增多,实际上由于B超的应用,较前检出率增加,也是现代技术发展的一个体现。尽管原因尚不明确,但目前认为与以下原因有关:1.现代人工作忙,饮水少,普遍缺水,血容量低。而母体血容量与羊水呈正相关,母体血容量少可出现羊水过少。2.近年来,许多妊娠妇女工作繁忙,压力大,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疲劳状态,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导致血管痉挛,胎盘血管受损,供血不足,胎盘功能下降,羊水减少。3.也可能与饮食污染、环境污染有关。各种污染导致进入母体的有害物质增多,对孕妇的胎盘发生、发育及功能维持有负面影响,导致胎盘功能不良及胎儿慢性缺氧,羊水生成减少[1]。目前,羊水过少对妊娠结局的危害已经被广大产科医务工作者所认识,虽原因不明确,但辅助检查排除胎儿畸形后如何有效增加羊水量一直是临床医生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应用羊膜腔内输液、单纯饮水法,静脉输液法,中医中药等方式做了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方法时有报道,有学者认为虽然单纯或单纯静脉输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羊水量,降低脐血流阻力,改善妊娠结局,但是输液或饮水后引起羊水增多需有足够的子宫胎盘血流灌注和胎儿肾脏的良好反应,而大多数孕妇无此良好条件,且很多孕妇大量饮水后上腹饱胀不适,依从性差,单纯饮水不能产生药物所具有的生物学活性,有时无法有效干预羊水的形成和吸收环节。羊膜腔内输液属有创性操作,易致宫腔感染,早产等并发症。且患者不易接受,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研究在静脉输液中配伍中成药物黄芪及丹参针剂治疗羊水过少,改善微循环,增加组织血氧供应、促进代谢物排出,有效发挥中西医相互渗透、相互吸引的作用。

    中医认为羊水过少的发病机制多为母体气血不足或者胞脉阻滞,胎失所养,或因胎元不健,禀赋不足,故胎萎不长,由于孕后母血下聚养胎,母体处于阴血偏虚,阳血偏旺状态,阴血虚则阴精匮乏不能下注充任,充任干涸,以致胎水涩少;又因气血之帅,精血同源,阴血同类,气虚则血虚,血虚则精乏,故临床可见羊水过少的患者常伴有心悸乏力,或者烦躁、大便干等气阴两虚的表现,故益气养阴为首选治则[2]。复方丹参滴注液及黄芪联用除继承大补元气、养阴生津之特点外,采用静脉给药剂型克服了中草药使用不便、无法精确定量的缺点,与静脉输液合用临床效果明显增强。本研究采用静脉输液,增加了母体血容量,使经过绒毛间隙进入胎儿的循环血量增加,渗透压下降,胎儿肾血流量增加,尿量增加,从而增加了羊水量。药理研究证实,复方丹参滴注液及黄芪联用可以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直接清除氧自由基,并能改善微循环而增加组织供血供氧,促进代谢产物排除,降低血液粘滞度,加上液体补足之后,母体血流量增加、胎盘灌注量增加、胎儿脐血流增加,进而使羊水增加[3],同时丹参及黄芪注射液在妇产科已用于治疗复发性流产、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妊娠水肿、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疾病,对患者的血糖、血小板、出凝血时间无明显影响,说明这两种药在妊娠期对胎儿和孕妇都是安全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35KB,2页)